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低碳交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2 01:06

  本文关键词: 低碳交通 发展模式 对策 节能减排 碳排放 情景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出处:《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上升,交通运输业的能源需求及污染物排放均急剧增长。2010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能耗大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9%左右。为缓解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减少其碳排放,,国务院已将交通运输行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并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同时,国务院已将城市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到对当地政府的考核,城市交通作为仅次于工业的碳排放大户,碳排放压力巨大。因此,发展低碳交通已成为各个城市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就低碳交通发展模式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提供参考。 本论文主要对低碳交通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低碳交通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对策三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在低碳交通内涵及影响因素方面,从土地利用、交通方式结构、交通拥堵、新技术的运用及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影响交通碳排放的因素;针对低碳交通发展模式,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机动化发展的水平等方面分析影响低碳交通模式的选择的因素,总结出低碳交通类型:传统模式、相对低碳模式与绝对低碳模式,并分析各模式的区别和联系,构建低碳交通模式选择的方法;对于低碳交通的发展对策研究方面,提出优化居民出行结构、加快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提供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等措施。 以深圳市为实例,首先了解深圳交通行业碳排放现状;运用情景分析法对深圳市城市交通的基准、低碳、强化低碳情景进行特征年碳排放预测,研究深圳交通碳减排的潜力,明确未来城市交通的低碳发展模式;同时制定建设低碳交通的对策及保障机制。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ree decades ago, China's economy has grown rapidly, and the demand for transportation has been rising. In 2010,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ccounted for about 9% 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 State Council has made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one of the key industries i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has explicitly called for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transport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low carbon emiss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te Council has included urban carbon emissions as a binding indicator in the assessment of local governments. Urban transport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nsumer of carbon emissions after industry, and the pressure on carbon emissions is enormou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transpor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each city.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w-carbon transport,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ow-carbon transport. 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studied. In term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tructure of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mode. Traffic congestion,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transport policies, etc.,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traffic. In the light of low-carbon transport development model, from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hoice of low-carbon transport modes in terms of the level of motorize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ypes of low-carbon transport: traditional mode, relatively low carbon model and absolute low carbon mode,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of each model. In the aspec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travel structure of residents, speeding up the 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and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viding the level of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Taking Shenzhen as an example, first of all,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in Shenzhen transport industry; to use scenario analysis method to predict the characteristic annual carbon emissions of the benchmark, low-carbon and enhanced low-carbon scenarios of Shenzhen city traffic; and to study the potential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 Shenzhen traffic. The future low-carbon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is defin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 are formulated.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12;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祚继;;低碳概念下的国土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7期

2 牛晓耕;王海兰;;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8期

3 郝然;;关于石家庄市低碳建设的调查报告[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天津:探路低碳示范区[J];中国投资;2011年04期

5 刘念雄;;低碳城市住区与碳容积率评价指标[J];住区;2011年04期

6 王威威;高知灵;李国翠;李新;;低碳经济下钢铁行业的低碳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7 孙敬水;;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肖腊珍;陈琰;;中国碳排放的产业差异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02期

9 苏万春;;珠三角城市碳排放强度及产业结构的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06期

10 童大焕;;低碳经济需要“公民运动”[J];环境经济;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裴莹莹;吕连宏;罗宏;;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A];二氧化碳减排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瑶兵;王翠;;城市低碳发展的产业策略及政策措施[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3 王苏舰;黎晓东;王厚全;张玉娟;;建设低碳城市 引领绿色发展——关于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陈颖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挑战[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5 穆岩;耿炜;;如何发展低碳经济[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6 王晓芳;;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世界城市——以北京市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丁善生;;发展低碳经济 推动可持续发展[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8 赵文喜;陶磊;;新建低碳园区建设思路研究——以天津南港工业区为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9 路怀伟;;企业低碳运行新机制[A];有色金属工业低碳发展——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低碳经济及冶炼废气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继泽;;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建民;江苏全面开展低碳经济试点[N];中国化工报;2010年

2 记者李韶辉;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5省8市试点低碳[N];中国改革报;2010年

3 记者 杨冰;推动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城市[N];重庆日报;2011年

4 记者 苏稻香 实习生 刘晶;发展低碳经济科学规划需先行[N];南方日报;2010年

5 李佳亮;广州将启动低碳城市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1年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周宏春;解惑低碳经济[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潘亚 刘奕春 莲都 张洋 缙云 和风细雨 景宁 太空冷 雪莉 青田 一二 松阳 邀月对酌 木子(记者 潘亚 通讯员 刘奕春 生活顾问 缙云);“低碳生活”你我都应该做到[N];丽水日报;2009年

8 李阳丹 邢佰英;低碳经济:不可逆转的转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周宇;发改委确定5省8市开展低碳试点[N];证券时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肖明 实习记者 王欢;低碳标准模糊 地方各抛“想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英英;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低碳经济发展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骆旭添;低碳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赵晓娜;中国低碳社会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何深;电力行业碳排放交易理论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张剑波;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袁小量;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薛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郝文升;低碳生态城市过程创新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梅燕;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视角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孙昊;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瞿理铜;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徐楚锟;政府引导下的低碳经济融资方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鹏;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王娣;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安红霞;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54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554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4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