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经济带节点城市对外服务功能比较分析——以西陇海-兰新、呼包-包兰-兰青铁路经济带为例
本文选题:对外服务功能 切入点:城市流强度 出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8期
【摘要】:基于"点-轴系统"理论,以城市流强度模型计算和分析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呼包-包兰-兰青经济带26座节点城市对外服务功能强度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两经济带都形成了区域中心、副中心、地方中心城市相结合的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结构体系,但均表现出区域中心、副中心城市数量明显不足的特征;(2)2002-2012年,呼包-包兰-兰青经济带对外服务功能水平超越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呈呼和浩特-包头、兰州、西宁三大"桥墩"分段式空间结构,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呈乌鲁木齐和西安东西端点带动下的"杠铃"式空间形态;(3)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中心、副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功能发展迅速,第二产业功能下降趋势明显,对外服务功能以综合性强为优势。呼包-包兰-兰青经济带由于产业相对偏重化,服务业水平相对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仍较低,其高水平的对外服务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较高的城市功能效率。
[Abstract]:Based on the "point-axis system" theory, the urban flow intensity model is used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West Longhai-Lanxin economic belt. The external service function intensity of 26 node cities in the Hubao-Baolan-Lanqing Economic Belt and its dynamic change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two economic belts form regional centers and sub-centers. The combination of local central cities with external service function structure system, but all show the regional center, the number of sub-central cities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from 2002 to 2012, The external service function level of the Hubao-Baolan-Lanqing Economic Belt exceeds that of the West Longhai-Lanxin Economic Belt and presents a segmented spatial structure of Huhhot-Baotou, Lanzhou and Xining "bridge piers". However, the West Longhai-Lanxin Economic Belt takes the form of "barbell" spatial form driven by Urumqi and Xi'an east-west endpoints) and the center of the West Longhai-Lanxin Economic Belt. The function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the sub-central city develops rapidly,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decreases obviously. The external service function is highly comprehensive. Due to the relatively heavy industry, the service industry level of the Hu-bao -Baolan-Lanqing Economic Belt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compared with the West Longhai-Lanxin Economic Zone. Its high level of external service function largely depends on the higher efficiency of urban func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12B03)资助
【分类号】:F532.8;F299.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廖汉鲁;刘亚平;;基于城市经济空间联系的江西省区域发展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杰;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琳;张家榕;段娅妮;肖琼;周君怡;;武广高铁对湖南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洁;刘畅;陈天;;优化开发区域中节点城市开发区转型策略研究——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2 高洁;刘畅;陈天;;优化开发区域中节点城市开发区转型策略研究 ——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3 方创琳;;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节点城市的发展定位与职能分工[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金敬东;曹丽萍;侯相深;陈丽;;高速公路对沿线节点城市工业布局的影响[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董永前;着力打造承南接北的节点城市[N];兰州日报;2011年
2 柳丽玲 何继峰;我市进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N];平凉日报;2014年
3 记者 魏周延 董永前 特约记者 张发润;发展通道经济 建设节点城市[N];兰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张跃彬 实习生 杨彩明;希望寻找机会参与石家庄建设[N];石家庄日报;2010年
5 首席记者 钱增;金华市民巧用节点城市中转省时又省钱[N];金华日报;2013年
6 桑燕邋实习生 陈晓伟;节点城市:河南5城“升格”[N];经济视点报;2007年
7 郑勇军;节点城市放大张力[N];烟台日报;2007年
8 记者 陈丽霞;助力建成长三角节点城市[N];联合时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陆学进;迈入“动车时代” 打造“节点城市”[N];南通日报;2014年
10 ;发挥“动车时代节点城市”优势[N];南通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1690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69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