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广深双城及其与腹地城市联动关系识别的证据
本文选题:高铁发展 切入点:广深双城 出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得益于两个大局战略推进,地处东部沿海开放前沿地带的广州、深圳双城获得了先发之机。历时30余年,广深两大中心城市地位已经确立,并且在发展中不断得以巩固。不同的是,广州地位之确立是历史的再现,深圳市则是改革与开放政策催生的新兴城市。通过借鉴经典引力模型,结合广深城市体系发展实践,确立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甄别联动关系。测算结果发现,虽采取不同算法,城市关系及位序法则却保持着一致性。给定中心城市,也就能够识别腹地城市数和区域范围。实证检验发现:高铁确实产生了珠三角城市间的联动效应,并使广深的辐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而且强化了普通铁路和高速公路所能够产生的增长驱动力。换言之,广深双城对腹地城市的辐射效应要远大于虹吸效应,整体联动和抱团发展的局面已经打开。当使用铁路列车班次并赋予权重计算的城市联系指数进行再检验,该实证结果仍然稳健。政策含义:充分发挥快速铁路的联动能力,划定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在集聚中走向平衡,重新理清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
[Abstract]:Thanks to the two overall strategy promotion, located in the eastern coastal frontier zone of Guangzhou, Shenzhen and Shuangcheng won the first machine. After 30 years, Guangzhou Shenzhen two city center posi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continue to consolidate in the development. The difference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us of Guangzhou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Shenzhen city it is a new cit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has. By comparing with the classical gravity model,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Guangzhou Shenzhen city system, city center establishe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dentify the linkage relationships.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different city relationship and order algorithm, rules can maintain consistency. Give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also to identify the number and area of hinterland city. We found that high iron did produce linkage effect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the radiation ability of Guangzhou Shenzhen is gradually enhanced, and strengthen the ordinary railway And can produce the growth of highway driving force. In other words, the radiation effect of Shuangcheng city of Guangzhou Shenzhen hinterland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siphon effect, the overall linkage and push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has been opened. When using the railway trains and give weight to calculate the index of city contact test, 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robust policy implications. Give full play to the capability of rapid railway linkage: radiation, delineation of the scope of the center of the city, in concentration to balance, to clarify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reac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济南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53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文杰;朱青;朱月梅;孔翠翠;史煜瑾;顾永涛;;高铁对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5年10期
2 王姣娥;焦敬娟;金凤君;;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4年12期
3 汪宇明;刘高;施加仓;蔡萌;;中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省区分异[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4 王姣娥;丁金学;;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06期
5 赵雪雁;侯成成;李建豹;赵敏丽;;甘肃省县域经济增长与空间格局演变探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韩会然;焦华富;李俊峰;王荣荣;;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3期
7 国家发改委国地所课题组;肖金成;;我国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十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J];改革;2009年09期
8 袁俊;谭传凤;常旭;;城市带及我国沿海城市带的培育[J];经济管理;2007年15期
9 苗长虹;王海江;;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10 陆玉麒;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的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凤君;焦敬娟;齐元静;杨宇;;东亚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演化与地理效应评价(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年05期
2 冯其云;周靖祥;;高铁时代广深双城及其与腹地城市联动关系识别的证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3 李涛;温小斌;刘永伟;高兴川;;城际轨道建设对珠三角地区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年02期
4 朱邦耀;宋玉祥;李汝资;;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发展阶段评价与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年01期
5 甘静;张羽慈;魏冶;杜金涛;;吉林省高铁经济下的旅游效应研究——以长珲高铁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6 丁波;阎东彬;陈雪;;基于经济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J];时代金融;2017年03期
7 俞艳;童艳;胡珊珊;柯圆圆;;武汉城市群城市间相互作用测度[J];城市问题;2017年01期
8 姚作林;涂建军;牛慧敏;哈琳;李剑波;;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7年01期
9 郑思齐;罗茜;张晓楠;于都;;电子商务对城市外向功能的促进效应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7年01期
10 朱亚琼;潘婷婷;洪铃;滕磊;;广州经济发展及其对珠三角辐射影响力的计量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德根;;武广高速铁路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3年08期
2 李迎成;王兴平;;沪宁高速走廊地区的同城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03期
3 王姣娥;胡浩;;中国高铁与民航的空间服务市场竞合分析与模拟[J];地理学报;2013年02期
4 吴康;方创琳;赵渺希;陈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影响下的跨城流动空间特征[J];地理学报;2013年02期
5 张文新;丁楠;吕国玮;侯雪;;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消费空间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2年06期
6 杨波;;“高铁时代”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2年03期
7 汪德根;陈田;李立;章捚;;国外高速铁路对旅游影响研究及启示[J];地理科学;2012年03期
8 王姣娥;丁金学;;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06期
9 贺剑锋;;关于中国高速铁路可达性的研究:以长三角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06期
10 侯雪;刘苏;张文新;胡志丁;;高铁影响下的京津城际出行行为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廖明兵;;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动效应实证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24期
2 杨小娟;;“金点子”开创新境界[J];农电管理;2012年S1期
3 曾艳芳;;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发展的联动效应:基于北京市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0年09期
4 李祥娥,李新春;五莲县水利工程改制产生联动效应[J];山东水利;2000年10期
5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万宁;中美联动效应明显 美3D打印股继续上涨[N];中国证券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马灿;台泥华南布局渐显联动效应[N];民营经济报;2007年
3 记者 黄颖;玻璃期货上市“开门绿” 期股联动效应再度显现[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记者 戴金鸿;重视美股、A股联动效应[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5 向志强;广西:中西部地区物价上涨现联动效应[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通讯员 刘凤学;民航甘肃监管局:加强协调配合 形成联动效应[N];中国民航报;2010年
7 贾凤山 周昆;注重创新的“联动效应”[N];解放军报;2004年
8 白崇行 陈元洁;充分发挥联动效应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N];陕西日报;2001年
9 黄嵘;联动效应趋弱 国内期市绿瘦红肥[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吕小明;探寻化肥降价的“联动效应”[N];牡丹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正声;互换类衍生产品的定价及其市场联动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中洋;关中城市群住宅价格波动的联动效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范雅祺;基于投资者情绪传染的中美证券市场联动效应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史文锦;基于风格投资的收益预测性和联动效应[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4 石芸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在岸市场联动效应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王雅;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股市的联动效应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6 欧阳昕;基于复杂网络的我国行业股票指数联动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7 张艳;中国股票市场联动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
8 段希文;基于两次金融危机的股市联动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陈国亮;A股与H股市场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10 赵丹;利率与汇率联动效应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92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69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