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航班延误的分析系统

发布时间:2018-03-31 21:40

  本文选题:航班延误 切入点:系统上线 出处:《财会月刊》2014年28期


【摘要】:正近年来,因航班延误产生的机场纠纷一度在中国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美国的航班也有延误,但却几乎没有"罢乘"、"霸机"、冲击机场的事件。美国交通部开放了全美航班起飞、到达、延误的数据,有程序员立刻利用这些数据开发了一个航班延误时间的分析系统。该系统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查询分析全国各次航班的延误率及机场等候时间。这个系统上线之后,由于其简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irport disputes caused by flight delays have once become a hot topic in China. There are also delays in fl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there are hardly any incidents of "strike," "hegemony," and attacks on airports. The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as opened up flights to take off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rrival, delay data, which some programmers immediately used to develop a flight delay analysis system. The system is free of charge to the whole society. Anyone can use it to query and analyze the flight delays and airport waiting times across the country. After the system is online, because of its simplicity,
【分类号】:F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外怎样处理航班延误[J];四川统一战线;2004年09期

2 谭竹;;航班延误补偿困扰民航[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4年08期

3 李小燕;;美国提升航空系统容量以减少航班延误[J];综合运输;2006年06期

4 张薇;;改善航班延误的思考及对策[J];空运商务;2007年02期

5 许志国;;妥善处理矛盾 避免航班延误纠纷[J];中国民用航空;2007年08期

6 谢泗薪;李荣;;航班延误后服务改进与理赔方案设计[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孙金禄;;浅论航班延误处置机制与措施[J];江苏航空;2008年01期

8 王红;刘金兰;曹卫东;郇秀霞;;航空公司航班延误预警管理模型与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9年04期

9 乔军蓉;;航空公司处理航班延误赔偿问题的探讨[J];空运商务;2009年18期

10 付勇刚;;航班延误旅客补救探讨[J];空运商务;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降低过站航班因机务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率[A];山东省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QC成果集[C];2002年

2 王苗苗;;治理航班大面积延误 提升中国民航运行品质[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3 韩明亮;王青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航空公司改善航班延误程度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4 陈穗军;肖海平;;粤琼两省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的气候特点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航空气象探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王勇;;浅析航班延误后的地面服务工作[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6 蒋立辉;张倩;;基于GSM短消息的航班延误通知系统的设计和应用[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思平;快速处理航班延误引发问题的建议[N];中国民航报;2007年

2 张军;处理航班延误是一个系统工程[N];中国民航报;2010年

3 北京市顺义区法院 魏志坚 周益 杨秀芝;航空公司如何应对航班延误赔偿难题[N];中国企业报;2010年

4 见习记者 何悦;航班延误 补偿之争[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5 宋伟 邹少欢;航班延误为何呈上升趋势[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凌育增 任智丽 通讯员 翟树香;处置航班延误难题的年轻人[N];中国民航报;2011年

7 本报评论员;饱含感情地解决航班延误问题[N];中国民航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郑雪;航班延误谁为旅客权益“埋单”[N];中国民航报;2013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柯昌润;航班延误险 叫好不叫座[N];消费日报;2013年

10 记者 何春好;航班延误,误得总有“理”?[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小平;航班延误情境下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致因机理及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陈海燕;动态数据驱动的航班延误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姚韵;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管理和调度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4 贾传亮;航空公司正点率考核与飞行员培养规划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张米;航空公司机组排班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6 王巡;航空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与航班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92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692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9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