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集聚动力空间及其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分析
本文选题:港口物流 + 区域经济 ; 参考:《物流技术》2014年17期
【摘要】:采用洛伦兹曲线分析港口物流集聚程度,并分析港口物流集聚的技术驱动力、区位驱动力、市场驱动力、经济驱动力和政策驱动力五大驱动力机制,然后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港口物流集聚动力空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
[Abstract]:The Lorenz curv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egree of port logistics agglomeration, and the five driving forces of the technical driving force, location driving force, market driving force, economic driving force and policy driving force a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influence effect of the port logistics agglomeration power space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is analyzed by the Logistic model.
【作者单位】: 新乡学院商学院;
【分类号】:F552;F259.2;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钟铭;吴艳云;栾维新;;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度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王列辉;茅伯科;;港口群制度合作模式的比选及对长三角的启示[J];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3 夏君旨;;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成长演化方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华林;杨坚;;城市物流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2期
2 沈秦伟;韩增林;郭建科;;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大连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年01期
3 吉阿兵;;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空间结构演变实证研究[J];港口经济;2013年03期
4 何景师;;珠三角港口群竞争态势及虎门港发展对策[J];北方经贸;2013年10期
5 刘军;;西北欧港口合作及对我国港口合作发展的启示[J];港口经济;2013年12期
6 吉阿兵;;长三角航运服务业合作模式研究[J];港口经济;2013年12期
7 唐宋元;;珠三角港口群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港口经济;2014年02期
8 董晓菲;韩增林;荣宏庆;;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比较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5期
9 李谭;王利;王瑜;;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及其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2年09期
10 王利;李白艳;;港口物流业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法[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孟令兴;系统动力学建构下交通枢纽型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纳新;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3 曾鹏;面向后发地区的区域技术战略对企业迁移作用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邵万清;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5 高秀丽;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戴金山;港口物流能力与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邓萍;供应链环境下的港口群物流联动模式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孟涛;城市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海辉;珠三角与长三角港口物流竞争力比较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夏恒良;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凤云;面向烟草行业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丁丽君;我国环渤海港口群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杨小彦;我国城市电子工作者空间分布形式及其与城市功能的协同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旭;基于国际贸易视角的舟山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D];浙江海洋学院;2013年
7 梁南南;环渤海港口企业物流联盟模式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8 赵健;纽约港务局的成立及其港口区域的开发(1921-1962)[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毛菲;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大型铁路客站周边片区用地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赖晓晓;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萍;严以新;;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港工技术;2006年04期
2 陈继红;真虹;;长三角港口合作发展探讨[J];港口经济;2008年09期
3 葛月凤;;长三角行业协会合作发展问题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4 陈晓云;;长三角创建区域性行业协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7年08期
5 杨逢珉;孙定东;;欧盟区域治理的制度安排——兼论对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6 郁鸿胜;;制度合作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J];江南论坛;2007年08期
7 李萌;张佑林;;“长三角”经济过度竞争与制度创新的思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李正锋;;江苏沿海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协整分析——以连云港为例[J];科技与管理;2009年06期
9 戴梓岍;欧洲海港组织的启示[J];物流科技;2005年07期
10 沈小平;杨锋;;珠三角经济区域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分析[J];物流科技;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虞春风;;浅谈港口物流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4期
2 李鲜苗;;新时期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再认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9期
3 单联宏;;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微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4期
4 李健;;重庆发展港口物流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8年29期
5 王军锋;李书彦;;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的路径与对策[J];综合运输;2008年10期
6 郑强;奚翠平;;港口物流信息标准体系构建[J];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7 赵雪骄;;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04期
8 朱惠兰;;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10年03期
9 廖杰龙;李雷;王海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协调发展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14期
10 真虹;论港口物流的优化[J];中国港口;199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腾飞;;浅谈港口物流的发展[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陶德馨;;坚持自主创新,走中国港口物流快速发展之路[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3 罗洪波;林元旦;;加速推进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提升港口国际竞争力[A];中国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赵珍;;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赵学礼;魏旭光;康凯;;港口物流产业政策体系设计与实践——基于M港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岳巧红;张丽;;江苏沿江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7 ;第二篇 港口物流经济[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吴剑;;港口物流企业联盟及其运营调度优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韦琦;陈梦萍;周建美;;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珠三角为例[A];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扩大内需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论文集[C];2012年
10 纪正广;;高职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以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A];创新驱动与海洋经济——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港口分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港口物流正当时[N];国际商报;2005年
2 庄倩玮;典型港口物流模式分析[N];国际商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桑榆;港口物流,,现代化枢纽港的发展方向[N];国际商报;2005年
4 记者 李红茹;中拉将加强港口物流领域合作[N];中国交通报;2006年
5 彭剑啸邋实习记者 陈思思;港口物流带来新商机[N];中国企业报;2007年
6 通讯员 谢丹妮;港口物流知识讲座助推石化新城建设[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7 本版撰文 谢辉 郑君 林熙淳 吴志东 方斌 吴文颂 焦亚邱;发展港口物流经济 增强综合竞争力[N];南方日报;2007年
8 之岑;斩断伸向港口物流的黑手[N];现代物流报;2006年
9 陈国雄;港口物流 肇庆经济增长第四极[N];中国水运报;2007年
10 水沐;加强港口物流合作已成大势所趋[N];国际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洁;基于风险辨识的港口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与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张继良;港口物流系统竞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高鹏;港口物流网络系统的建模及作业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明辉;腹地型港口物流系统节点设施规划布局与运作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戴金山;港口物流能力与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肇坤;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服务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朱英;港口物流企业服务供应链服务能力及信息协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亚;基于国际贸易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杰;港口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黎谧;中国沿海港口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钟建军;港口物流发展对外贸的影响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5 蔡鸿;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的规划与策略[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陈海华;我国港口物流中海关通关的问题与改革措施探讨[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高刚;促进福建港口物流发展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8 曹海龙;港口物流系统构建及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刘佳;交通环境变化下宜昌港口物流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邹天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773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77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