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关键资源的动态调度研究
本文选题:集装箱码头 + 关键资源 ; 参考:《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集装箱运输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集装箱码头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日益重要,各码头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一些码头盲目地扩大规模、购置设备,不仅增加成本,还造成设备的闲置,码头的作业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如何以码头的现有设备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调度与配置才是集装箱码头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实地的调研,掌握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流程、装卸工艺和设备等信息,将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动态调度并求解,最终给出对应的资源调度方案,为集装箱码头的实际作业提供理论依据。首先,详细阅读国内外学者关于集装箱码头的相关研究,确定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其次,系统分析了集装箱码头的组成和作业流程,确定论文研究的对象,即码头中的岸桥、集卡、场桥三种关键设备资源;然后,结合指标设计方法和原则构建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的指标体系;接着,以码头的实际作业情况和性能指标为限制条件,建立动态调度模型;随后,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算法设计并运用matlab软件求解;最后,以某个集装箱码头为实例进行实证分析,给出具体的码头装卸设备调度方案。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构建码头作业系统中关键设备资源的动态调度模型,并给出求解该模型的优化算法,最终得到码头关键设备资源的调度方案,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合理调配,改善码头的作业效率,从而提高集装箱码头的吞吐能力和竞争力。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foreign trade, container terminal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 terminal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some wharves blindly expand the scale, purchase equipment, not only increase the cost, but also cause the idle equipment, the terminal operation capacity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refore,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container terminal development that how to reasonably dispatch and configure the terminal based on the existing equipment resources. Through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document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grasps the information of container terminal operation process, loading and unload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nd takes the key equipment resources of container terminal operation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resource scheduling scheme is given, whi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container terminal. First of all, rea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bout the container terminal related research, determine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and ideas; secondly,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ontainer terminal composition and operation process, determine the object of the paper, That is, three kinds of key equipment resources, I. E. the quay bridge, the collecting card and the yard bridge; then,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container terminal oper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the index design method and principle; then, the actual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terminal are taken as the limiting conditions. The dynamic schedul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n, the algorithm is designed by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and solved by matlab software. Finally, taking a container terminal as an example, the scheduling scheme of terminal loading and unloading equipment is give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nstruct the dynamic scheduling model of the key equipment resources in the terminal operation system, and give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o solve the model. Finally, the scheduling scheme of the key equipment resources of the wharf is obtained, and through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these resources,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terminal, thereby enhancing the container terminal capacity and competitiveness.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59.2;F5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忠平;;世界集装箱港口装运情况[J];上海包装;1979年08期
2 敏纶;全球集装箱码头的经营与发展趋势[J];集装箱化;1998年10期
3 ;世界港口[J];港口科技动态;2001年12期
4 ;韩国的港口投资多元化[J];中国港口;2002年10期
5 闫洪柱;简谈集装箱码头货物作业合同[J];中国港口;2003年01期
6 任民强;合作竞争:中国集装箱码头发展的“双赢”路[J];集装箱化;2004年04期
7 ;合作竞争:中国集装箱码头发展的"双赢"路[J];水路运输文摘;2004年08期
8 本刊编辑部;中港协集装箱码头联络员会议在镇江召开[J];中国港口;2005年05期
9 施树荫;陈长庚;;中国港口集装箱高峰论坛在甬举行[J];中国港口;2006年10期
10 高永琳;;不来梅——欧洲集装箱海洋运输的历史起点[J];集装箱化;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武华;;河港大水位差直立式集装箱码头设计创新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志光;李懿嫒;曹逢军;江泉观;沈惠琪;;水电工程施工环氧树脂材料作业系统的人机学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3 吴国付;程蓉;;集装箱码头设计吞吐能力参数选择的实证研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夏新海;;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协同控制[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邱惠清;卢凯良;;国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发展述评[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孙占山;贾红雨;;集装箱码头决策分析计算机模拟支持系统方法研究[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7 周宜君;;试论高中地理教材作业系统的教学功能[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无尘化作业系统[A];兴业杯第四届中国制药装备论文集[C];2008年
9 真虹;;计算机仿真技术在集装箱码头营运分析中的应用[A];第七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吴国付;程蓉;;集装箱码头设计吞吐能力参数选择的实证研究[A];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物流工程与中国现代经济——第七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青轩;青威合资集装箱码头笑揽繁忙[N];中国水运报;2006年
2 侯玉;150辆集装箱专用平车加盟哈大线[N];国际商报;2006年
3 李宇;中远太平洋厦门建集装箱码头[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余峰 通讯员 张师辉;福州新港利用管理优势提高效益[N];中国水运报;2009年
5 驻嘉兴记者 张世新 通讯员 吴婷竹;全省首个建成的内河集装箱码头昨日首航[N];杭州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黄华敏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辉东 张静静;构建“高技术战争实验室”[N];解放军报;2001年
7 谢宗惠;带动港口产业化升级[N];中国水运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陈姗姗;中远收购苏伊士运河集装箱码头20%股权[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张荣中;欧洲集装箱码头积极实施拖车标准化[N];国际商报;2006年
10 东阳;各持有一半股权青岛港日照港组建集装箱码头[N];国际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勋杰;集装箱码头物流操作系统优化理论及建模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杨杰敏;基于作业资源优化调配的集装箱码头智能配载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李斌;基于哈佛体系结构的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建模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苌道方;面向高能效营运的集装箱码头核心资源调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尚晶;集装箱码头机械配置与调度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魏众;集装箱码头物流作业系统集成优化调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莉;基于排队网络理论的集装箱码头设备配置优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曾庆成;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集成调度模型与方法[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李浩渊;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 ;2010年
10 杨静蕾;集装箱码头内部物流网络运作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伟;集装箱码头布局方案及作业系统的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郑东学;天津港集装箱码头闸口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施思明;外高桥一期集装箱码头工艺改造方案的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4 胡强;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性能分析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于春艳;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动态性能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李丽;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杨头平;集装箱码头价格管理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8 高玮;基于WITNESS的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梁亮;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集成调度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彭旺明;基于eM-Plant的天津港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39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83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