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欧洲航运公司的船员疲劳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2 10:16

  本文选题:欧洲航运公司 + 船员 ; 参考:《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为对导致疲劳的最主要因素以及影响不同类型船员疲劳水平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部门和航运企业制订疲劳法规和管理政策提供经验证据和支持,本文对两家欧洲船舶管理公司的454名船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最优尺度多元回归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难以入睡","由于工作量大,我有连续长时间工作的压力","睡眠质量不高,容易被打扰"三个因素对船员疲劳程度的影响最大,其中,"睡眠质量不高,容易被打扰"对高级船员和甲板部船员的"疲劳影响"最为显著;"难以入睡","由于工作量大,我有连续长时间工作的压力"因素对低级船员"疲劳影响"最为显著;"由于工作量大,我有连续长时间工作的压力"对轮机部船员"疲劳影响"最为显著.未来消除海上疲劳的管理工作可以围绕以上疲劳影响因素展开.针对不同等级和部门的船员的疲劳管理,也应该有针对性地制订疲劳管理制度,以利于切实减少船员疲劳水平,提高船员健康安全水平.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and support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shipping enterprises to formulate fatigue regulations and management polic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fatigue and the main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fatigue level of different types of crew. In this paper, 454 crew members from two European ship management compani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optimal scale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d varianc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by SPSS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fall asleep", "because of the heavy workload, I have the pressure to work continuously for a long time", "sleep quality is not high, easy to be disturbed" three factors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fatigue degree of the crew, among them, "the sleep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fatigue impact" on officers and deck-department crew members is most pronounced; "it is difficult to fall asleep", "due to heavy workload," I have the pressure to work continuously for a long time "factor" to the lower rank crew "fatigue influence" is most remarkable, "because of the heavy workload, I have the continuous long working pressure" to the marine engine department crew "fatigue influence" the most remarkable. The management of eliminating marine fatigue in the future can be carried out around the above factors. Aiming at the fatigue management of crew members of different grades and departments, fatigue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also be formulate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atigue level of crew members and improve the health and safety level of crew members.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大连海事大学船员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南丹麦大学船员健康和社会研究中心;大连海事大学数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02013)
【分类号】:F555;U67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寒植;;山船重工领导走访国外市场取得丰硕成果——与希腊、挪威50多家航运公司亲密接触[J];中国修船;2009年03期

2 ;世界十大航运公司[J];航海;1979年01期

3 根勇;;具有百年资历的航运公司[J];航海;1986年05期

4 ;联合航运公司的优势[J];世界海运;1997年06期

5 彭合同;在源头做文章 用安全求信誉[J];中国水运;2005年11期

6 周诗仿;;建立五大机制实现五大转变 江苏运河航运公司凭借安全走出十年困境[J];现代职业安全;2005年04期

7 章义;;浅谈温州辖区航运公司的安全监管[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8期

8 郭正德;;第三批航运公司实施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11期

9 沙洋;;关于对非体系航运公司的监督检查与定期评估[J];中国海事;2009年04期

10 方其超;林映怡;;福建航运公司现状和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水运;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安琪;林楠;;关于对内河非体系航运公司“代管”经营模式的思考[A];中国航海学会2014年海事管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4年

2 孔庆林;;浅析国内航运公司在实施国内安全管理规则中的“两张皮”现象的成因及对策[A];2005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汤海南;;长效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中、小型航运公司船舶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探讨[A];2008船舶安全管理论文集[C];2008年

4 吴如松;蔡梅江;;航运企业的安全要素[A];海洋船舶安全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8年

5 高伟杰;;航运公司的全球营销一体化[A];中国航海学会1999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沈光玉;;国内第三批实施NSM规则的航运公司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山东航海学会、山东海事局2007年度优秀论文专刊[C];2007年

7 李江春;;“青驳16号”船沉没事故[A];海事预防学术交流暨台湾海峡航行安全研讨会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积文;印度航运公司将在2015年3月份前购买60艘船[N];中国冶金报;2010年

2 蒋家华;港口航运公司盈利强劲[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欧阳波;航运公司:高油价压力“并不如想象严重”[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驻津记者 余峰 通讯员 姜晓峰;马士基航运公司连续22年获殊荣[N];中国水运报;2009年

5 任玉 编译;德国创建最大运力航运公司[N];中国水运报;2011年

6 记者 王学军;航运公司缘何陷入“集体困局”?[N];中国船舶报;2012年

7 李晓红;航运公司逆市涨价行业严冬期或难挽狂澜[N];江苏经济报;2012年

8 通讯员 许晖 张兰;日照海事 六项举措为航运公司排忧解难[N];中国水运报;2009年

9 郭亮;乘风破浪去远航[N];巴中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朱斌斌 通讯员 沈红芳 沈斌;舟山持证航运公司破百家[N];舟山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雅丽;APL航运公司战略联盟的案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孙玉峰;S航运公司S PRIDE轮船舶融资租赁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郝春海;PA航运公司电商平台建设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

4 高海英;航运公司管理体系整合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谭胡波;山东地区航运公司安全监管标准化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6 马强;A航运公司的国际化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魏进超;H航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8 李实;提升A航运公司中国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之探讨[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9 胡月娥;Y公司中东航线优化及动态线路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任桂刚;航运公司差异化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68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968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1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