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空间耦合态势研究
本文选题:交通优势度 + 旅游产业 ; 参考:《世界地理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本文选择云南省为研究对象,从路网密度、交通设施影响度和交通可达性三方面构建交通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年云南省各市州交通优势度进行评价与比较;在运用熵值法测算云南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基础之上,构建了旅游产业与区域交通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云南省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耦合及协调度测度研究,对其耦合—协调类型区进行了划分。研究表明:云南省交通优势度区域差异明显,呈现出以主要政治经济中心及邻接县市为核心向外围市州县递减的圈层状空间格局;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极化态势明显,旅游产业的发展受到交通区位和地形条件制约;云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空间耦合协调性一般,交通对区域旅游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
[Abstract]:In this paper, Yunnan Province i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raffic dominance is constr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road network density, traffic facility influence degree and traffic accessibility, and the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raffic dominance degree of Yunnan prefectures in 2011 are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measur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Yunnan tourism industry by using entropy method, a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between tourism industry and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establish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traffic dominance and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level in Yunnan Province, and divides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type areas of traffic dominance degree and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level in Yun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raffic dominance in Yunnan Province are obvious, showing a stratified spatial pattern of decreasing from the core of the mai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enters and neighboring counties to the peripheral cities,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and the trend of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ar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is obviou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s restricted by traffic location and terrain conditions, and the spatial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regional traffic domin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ourism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is general, and the supporting capacity of traffic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is insufficien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边疆山区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耦合及关联机制研究”(4136103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07B02)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3J094)
【分类号】:F592.7;F5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韩增林,杨荫凯,张文尝,尤飞;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4期
2 张莉;陆玉麒;;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3 金凤君;王成金;李秀伟;;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8期
4 张建春,陆林;芜湖长江大桥与安徽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J];人文地理;2002年04期
5 王永明;马耀峰;;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士伦;常胜;;交通条件对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2 余双燕;钟业喜;;基于GIS的城市公园可达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3 陈健;查良松;黄艳妮;祝凤霞;;安徽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塔里木盆地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模式及调控对策研究[J];冰川冻土;2010年05期
5 周建波;王小燕;;城市品牌经济与市场环境耦合状态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2期
6 钟业喜;蒋梅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可达性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钟业喜;刘影;赖格英;;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可达性分析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俞金国;王丽华;;大连建成区城市化及其生态环境变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年05期
9 王伟娜;葛莹;;基于决策树方法的区域可达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10 李德一;张树文;;基于千米格网的区域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J];测绘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基于模糊数学的南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崔峰;;沿海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判——上海案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宏磊;张捷;曹靖;史春云;刘传华;田谆君;王岚;;基于通达度和资源的江苏省旅游发展潜力研究[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萍;杨勇;;港口经济系统演化及其机制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邱奇;刘延平;;西部民族地区交通经济带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姚成胜;;福建省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协调状况的时空变化研究[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寇晓东;薛惠锋;;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赵兵;;区域城市化与景观格局演变耦合性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9 孟颖;安童鹤;谢广靖;;迈向一体化的“京津产业带”空间布局构想[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龚全洲;代义军;黄澍;;城中型风景区低碳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少平;高速公路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业志;宁宜城际铁路建设对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薛静;青海省公路网时空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明达;城市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的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丽;长沙市城市化与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胡喜含;现行西湖景区慢行系统分析与游客体验评价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王柯贞;西安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冯小杰;城市增长边界(UGBs)理论与应用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9 朱晓东;河南省旅游业空间布局演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何艳;高速铁路对沿线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吴威;陈雯;曹有挥;;过江通道建设对相对落后地区发展的影响——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3 王兆峰;;旅游交通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张家界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4 王成金;;中国高速公路网的发展演化及区域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5 刘承良;丁明军;张贞冰;张红;;武汉都市圈城际联系通达性的测度与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6 孙威;张有坤;;山西省交通优势度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7 曹有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模式研究——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1999年06期
8 韩增林,杨荫凯,张文尝,尤飞;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4期
9 王法辉,金凤君,曾光;中国航空客运网络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5期
10 仇方道,朱传耿,单勇兵,马家常;中国县域综合实力评价与区域分异特征[J];地理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关颖;安徽省公路网可达性的时空演化及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苏明;湖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一婷;新疆交通可达性评价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元庆,张志敏,周伟;公路建设投资优势度计算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2 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关于江苏省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优势度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4年11期
3 张凡安;西部开发与交通高教的关系分析[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田志勇;关忠良;王思强;;基于信息熵的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年01期
5 李松志;冉红;;基于集中与优势度的云南省制造业集聚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2期
6 梁永康;郑向敏;;信息熵理论在旅游者消费结构演变分析中的应用[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李婷;赖华;张世熔;;岳池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4期
8 贾海燕,刘国彬,王继军;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产业结构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8期
9 张萍萍;李平;;基于信息熵的山东省入境旅游消费结构演变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10 郭莎莎;;基于信息熵的青岛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演化分析[J];新学术;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忠;刘旺;孟斌;;北京市城市内部居住环境的区位优势度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孙昭旭;韩敏;;基于顺序统计量的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何丙辉;王祈;张莉;张小林;;平昌县小流域不同径流区生态修复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莲芬;蔡海鸥;;网络分析法(ANP)的理论与算法[A];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李业锦;张文忠;;大城市内部消费者商业环境评价与消费区位决策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和海淀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罗民波;;洋山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A];中国水产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7 卢少飞;;CBERS-02星CCD数据在区域景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铁道学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学组)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2009[C];2009年
8 王随继;;据岩相转换优势度的沉积相判别和古地貌恢复——以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二号油田第三系为例[A];地貌·环境·发展——2004丹霞山会议文集[C];2004年
9 王正文;;松嫩草原对水淹的扰动生态学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罗民波;杨良;段昌群;;滇池水体微囊藻毒素产生的生态过程研究[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晓明;PAD三维情感模型[N];计算机世界;2007年
2 张勇;武运集团显优势度春运高峰[N];武威日报;2007年
3 记者 李新龙邋通讯员 张晓良;三峡鱼类优势种发生巨变[N];湖北日报;2007年
4 孙闻;物竞“天”择:三峡大坝建起来了,鱼类优势种变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廖君邋熊金超;三峡蓄水改变长江鱼类,静水鱼成了优势种[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崔丹丹 蔡莲红;情感语音的分析与转换[N];计算机世界;2007年
7 冯杰 宣晓伟;我国产业集中度增强 区域布局呈优化趋势[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马晓龙 保继刚(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部旅游发展的地理学透视(上)[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粤水婷;引起生态环保专家关注[N];中国水利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马芳;城建专家评说青城“新八景”[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学生;基于粗集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排序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鲍君忠;面向综合安全评估的多属性专家决策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张锋;黄土丘陵沟壑植被恢复区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时空动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毅;东祁连山高寒地区柳灌丛群落及其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5 吴雪海;微意识状态视觉神经网络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高欣;长江珍稀及特有鱼类保护生物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7 赵红;生态智慧型企业成长及其仿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童莉;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设计及其系统稳定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9 胡兵辉;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赵红洋;黄土边坡喷播及植物群落特征和害虫防治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森;辽宁省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晓杰;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秦一统;甘肃省嘉峪关市洋葱土壤线虫鉴定及种群变化规律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丽荣;海南大隆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5 张志敏;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6 王圆圆;西安市出行生成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吕红霞;上海新建绿地植物群落特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伟华;中国虚拟耕地战略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向奎;基于优势度与多样性方法的河池市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10 沈雅;湖南省虚拟耕地战略初步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4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10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