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非航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since entering the 21 century, some new changes and new trends have emerged in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airports. More and more airport managers are gradually chang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airport. In addition to strengthening the traditional safe operation of some advanced airports abroad, It has also greatly strengthene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on-aviation business resources, and has achieved very good results. So, how can domestic airports learn from the advanced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foreign airports to carry out non-aviation operations? Become the main problem that most domestic airports face.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airport non-aviation business and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tool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irport non-aviation business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documents of airport non-aviation busine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non-aviation business at the airport are analyzed. The industry trend, macro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non-aviation operation status of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rt are analyzed. Summarized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rt to develop non-aviation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hreats, strengths, weaknesses. On this basis, the SWOT matrix matching of non-aviation business of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rt is carried ou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on-aviation business of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rt is selected, and the principles, objectives, positioning and implementation ideas of the strategy are put forward. And from the airport retail business layout and pricing, build the airport aviation logistics business development platform, build the airport civil avi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bran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n-aviation business in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cluding the guarantee of corporate culture, the guarantee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guarante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 o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guarantee includes four measures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剑;黄燕彬;褚衍昌;;机场运营效率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林松;;我国民航机场经营管理模式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24期
3 郑潇罡;;“扮靓”上海的门户[J];上海人大月刊;2011年07期
4 彭语冰;李艳伟;;枢纽机场竞争力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9期
5 徐光木;;谁对女孩的安全负责?[J];中国商界;2006年08期
6 张进;;推行高效运营管理 促进机场科学发展[J];国际航空;2010年04期
7 徐向东;;新竞争环境下的民用机场管理变革策略(二)[J];中国民用航空;2011年05期
8 ;港澳经济简讯[J];港澳经济;1994年08期
9 ;庆安集团 变身科技强者[J];企业管理;2011年07期
10 squarrel2009;;一个拙劣航空巨人的穷途末路[J];长三角;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斌;王武科;;城市规划视角下的中小型机场布局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左军;;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移动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A];信息让生活更美好——江苏省通信行业信息化案例选编[C];2010年
3 陈太林;张伟;谢永亮;庄惠平;刘宏伟;;预测机场航空业务量的灰色模型方法[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4 王宗衍;;航空结冰动力学与冰风洞[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杨永川;达良俊;季f ;;上海江湾机场植被的恢复[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屈佩民;陈江洪;;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组再造企业创新发展机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李秋香;李超;耿同成;;基于MOF的可执行建模方法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8 王海霞;白敬蒋;;浅谈飞行中的危险天气[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航空气象探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9 罗帆;平芸;甘相田;;民航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与联动程序探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屈佩民;陈江洪;;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组再造企业创新发展机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时代证券 黄鹏;白云机场 逆势三连阳 适当关注[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景小华 云轩;省机场管理集团加快旗下公司运力重构[N];南方日报;2009年
3 记者 朱思平 通讯员 滕岩;扶助困境家庭 爱心铸就和谐[N];中国民航报;2009年
4 记者王国忠;刘强会见省机场管理集团客人[N];抚顺日报;2009年
5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刘莲玉;依法加强机场管理 促进民航事业发展[N];湖南日报;2010年
6 赵茜;陈铁新张铁民会见省机场管理集团总经理张瑗[N];朝阳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妍 通讯员 云轩;中国最大机场联盟诞生[N];广州日报;2010年
8 云轩;泛珠机场合作正式启动 昨在穗举行首届论坛[N];南方日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 周向阳;机场的饭,,何时让人吃得起?[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服务上海世博 打造最佳机场[N];解放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褚衍昌;机场运营效率评价与改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陆迅;机场旅客与行李流程的规划和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3 陈雪;机场企业核心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陈世林;协同式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关键技术及若干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卫东选;基于运行安全的机场停机位分配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周培坤;民用机场体制的国际比较及我国机场体制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唐小卫;协同决策机制下航空运输系统不正常航班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郑攀;民用机场停机位分配问题优化模型与算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刘玉洁;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班延误与波及预测[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博;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非航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王则仪;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程中的浦东机场竞争力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3 陈碧程;机场营销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王丽娟;A机场客运枢纽化运营诊断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周强;四川机场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杨帆;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莫敏奇;A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谭亨;康定机场旅客服务质量改进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陈慧娜;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综合区管理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庞学坚;西部机场集团涉及法律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79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179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