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公路客运枢纽的创新发展及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2 08:46
【摘要】:文章提出了以客运枢纽所包含站场个数、参与的运输方式、投资运营模式3种划分公路客运枢纽的分类方法;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客运枢纽的特点,将客运枢纽中的城市客运站定性为准公共产品;把公交场站、农村客运站(亭)等公益性更强的客运设施,定性为纯公共产品。论文对客运枢纽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客运枢纽创新与发展的建议,主要包括:提出关于客运枢纽规划的建议;关于客运枢纽筹资建设的建议;关于客运枢纽运营的建议;关于多站式客运枢纽运营体制改革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最后,作者选择了无锡、苏州、太仓客运枢纽三个案例,它们和上海虹桥客运枢纽,分别体现了我国一、二、三线城市和县级市发展客运枢纽的典型性,共同形成我国发展公路客运枢纽的"苏南模式"。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kinds of classification methods of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stations, the participating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the mode of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The public welfare facilities such as public transport station, rural passenger station and so on are defined as pure public go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assenger hub, including: the proposal on passenger terminal planning, the proposal on financing construction of passenger terminal; Suggestions on passenger terminal operation and reform of multi-station passenger terminal operation system. These suggestions have very strong pertinence. Finally, the author chooses three cases of Wuxi, Suzhou and Taicang passenger transport hubs, which and Shanghai Hongqiao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respectively reflects the first, second, third-tier cities and county-level cities to develop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typical. Jointly form our country to develop the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Sunan mod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5117805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号:CHDW2011ZD010)
【分类号】:F5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和芳;;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2 叶冬青;;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综述与建议[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和芳;;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2 黄伟利;;长株潭城际铁路利用规划轨道交通方案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3 宋冰晶;;地铁结合高铁区域交通枢纽立体化模式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4 沈宏山;;湖北城际铁路规划建设的必要性[J];铁道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5 叶冬青;;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综述与建议[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7期

6 李纪宏;王建宙;张晓妍;;以北京为例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性建设问题[J];综合运输;2012年04期

7 代瑞;;当前交通枢纽建设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叶冬青;;国内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案例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湘蓉;基于绿色交通构建低碳枢纽[D];天津大学;2011年

2 李兆磊;物流枢纽系统演化与承载能力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窦迪;城市高铁客运站周边区域开发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张展;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地区用地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杨立宗;天津站交通枢纽综合管理问题探讨[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4 李雪凯;区域内公路货运枢纽布局规划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章露曦;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核心地区“交通承载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杜延青;城市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7 李林;下穿既有线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与实测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付玲馨;长沙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徐也;基于人性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中伟;;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的核心问题[J];时代建筑;2009年05期

2 盛晖;刘云强;黄咏梅;;武汉火车站 现代化交通枢纽综合体[J];时代建筑;2009年05期

3 刘术红;;高速铁路客运枢纽交通规划研究[J];山西科技;2007年02期

4 何文彪;;武汉铁路枢纽规划与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9年01期

5 王小奇;李方豫;;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6 陈方红;王清宇;罗霞;;大型综合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年03期

7 赵斗;;天津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年10期

8 薛东;;国内外轨道交通换乘枢纽项目开发模式之研究[J];物流技术;2010年07期

9 邓毛颖;蒋万芳;;面向大都市的中心镇交通衔接规划研究——以广州市边缘区的新塘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年03期

10 叶冬青;;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综述与建议[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丰伟;城市对外交通综合换乘枢纽系统关键问题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陈方红;城市对外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布局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宁;渝东南立体交通枢纽布局及骨架公路网络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贾倩;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96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196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7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