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培育期内机场巴士服务可靠性对机场市场份额的影响
[Abstract]:Based on cumulative foreground theory, the behavior habits of passengers to choose airport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ustomary attenuation, the change process of passengers' choice behavior to the airport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all passengers' choice behavior during the market incubation period, the growth curve of airport market share is obtain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irport bus service. Taking the aviation travel data of Wuxi city from 2006 to 2009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airport bus service reliability on airport market share during the period of market cultiv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Nanjing Lukou International Airport bus is opened, among the passengers who choose 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Passengers with a habit intensity of 0.52 had to go through more than 8 trips after the airport bus was opened, and the market share of Nanjing Lukou International Airport was stable only after 26 months of market development. When the fluctuation range of airport bus operation time is reduced from 卤15min to 卤5min, the market incubation period of Nanjing Lukou International Airport is shortened by 12 percent, and when the fluctuation range of running time is increased from 卤15min to 卤25min, the market share has been fluctuating about 20%. The effect of the new service provided by Nanjing Lukou International Airport can not be immediately appeared, but gradually appears over time,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irport bus, the market share is likely to rise gradually.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4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790021)
【分类号】:F562;F5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宇菲;汪应洛;;基于学习遗忘曲线模型的员工生产率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09期
2 赵凛;张星臣;;基于“前景理论”的先验信息下出行者路径选择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年02期
3 赵凤彩;吴彦丽;;中国区域多机场系统旅客吞吐量预测方法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中祥;王任映;况爱武;;基于预算时间的路径选择模型参照点设定方法[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3期
2 杨志勇;颜贵云;;基于前景理论的动态路径选择模型[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季喜军;张倩;王章华;赵兴奎;;基于前景理论的公路转移交通量预测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2期
4 谢秉磊;王志利;赵泽斌;;基于前景理论的驾驶人停车选择模型[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年03期
5 杨志勇;颜桂云;;基于前景理论的出发时刻选择模型研究[J];华东公路;2009年02期
6 郭锦景;;多源交通信息条件下的出行行为选择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年17期
7 王健;侯亚丽;胡晓伟;;拥挤收费下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5期
8 赵闯;;区域多机场系统规划模型与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2年03期
9 畅芬叶;谢秉磊;王志利;;基于多智能体的停车选择行为仿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6期
10 胡柏瑛;黄德才;陆亿红;;基于前景和量子理论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旭;陈森发;;恶劣天气下的用户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建模[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晓梅;多源交通信息下的动态路径选择模型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玉印;出行者有限理性条件下的网络均衡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建美;诱导条件下的路径选择行为及协调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杨建池;Agent建模理论在信息化联合作战仿真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邹志云;城市道路网络运营可靠性分析及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陈玲娟;事故影响下随机交通网络动态可靠性[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李晓伟;交通一体化视角下的公路网衔接优化与实施决策[D];长安大学;2012年
8 崔强;中国空港竞争力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蕊;融合预测信息的动态路径选择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会英;道路线形自动识别方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燕;基于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的出行决策模型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侯亚丽;拥挤收费背景下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路径选择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王志利;基于前景理论的停车选择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左承林;CGF主体智能移动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杨志勇;基于前景理论的出发时刻和出行路径选择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任映;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路径选择模型[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9 闫乃帅;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建模及模拟方法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10 卿力;适应多种交通需求结构的连续路网设计[D];中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曾曦;王慈光;;Logit模型的改进及其在客流分担率预测中的应用——以成渝城际铁路为例[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胡郁葱,徐建闽,靳文舟;LOGIT模型在评估旅客客运票价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1年06期
3 周永广;张环宙;杨琳;;基于AHP及Logit回归的航空线路选择模型——以上海市民港澳游产品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国彦;民用机场建设项目航空业务量预测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欣;陆迅;朱金福;;机场停机位指派模型及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张永芳;张安;张志禹;张九龙;;战术飞行路径规划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3 刘晓明;夏洪山;;基于逆向重力模型的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估计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4 邓亚娟;陈小鸿;杨超;;需求不确定的枢纽辐射式航线网络设计[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5 郭海琦;朱金福;;近距平行跑道容量及延误水平计算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6 陈蔚蔚;许俐;;航空公司航线市场份额研究[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韩明亮;;竞争环境下航空公司航线市场份额的预测方法[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卢大伟;;解析中美航空货运市场[J];中国民用航空;2006年05期
9 李娜;;市场领先者如何在民航竞争中巩固其地位[J];空运商务;2009年19期
10 唐松年;;“飘红线”上“号低脉” “集思厅”内“广集思” 南航湖南分公司擂响争锋上半年效益战鼓[J];空运商务;2006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牟德一;杨婧利;;放松管制下国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策略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牟德一;杨婧利;;放松管制下国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策略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郭洪森;;关于促进我国航空快递及其物流发展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于剑;李艳伟;褚衍昌;崔婷;;民航运输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姜恒;郭伟;;机场客运交通预测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明木;质量问题不归零 市场份额就归零[N];中国航天报;2008年
2 陈姗姗;未来国内航空业格局猜想[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刀刃;国航国泰联姻获国务院批准[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常怡 张衍阁;国航换帅 主攻上海[N];经济观察报;2007年
5 记者 孟进 柏蓓;东航高层网上解答各方疑问[N];中国民航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柴莹辉;东航北上:悄悄地干大张旗鼓地说[N];中国经营报;2009年
7 李义;世界三大航空联盟占全球70%市场份额[N];中国贸易报;2007年
8 叶文添;地域“老二”的翻身仗[N];中国经营报;2007年
9 李侠;牵手上航:国航意在何处?[N];金融时报;2008年
10 记者 王代林;成都新机场进入国家交通规划[N];四川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星辉;航空公司航班计划优化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廖刚;中国航空运输业市场化改革和竞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永莉;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理论、应用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演克武;基于需求预测的机型指派和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张旭;高速铁路与民航客运竞争及协同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郑少霖;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蔚蔚;航线网络的经济性研究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2 夏军;国航成都拉萨航空客运市场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富智;CWN航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4 邱宇林;机场行业企业并购的风险规避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陈洁;东航主干航线网络基地的优化选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甜;南航双枢纽辐射式规模网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潘骁东;民航业并购动因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8 邹东;国内航空市场中的价格歧视[D];复旦大学;2009年
9 张卫东;南航吉林分公司营销利润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俞桂杰;航空公司航线决策中的旅客需求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42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24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