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公路基础设施对我国区域城镇化的效应分析——基于区域比较视角

发布时间:2018-10-10 19:11
【摘要】:文章基于区域比较视角,采用2001—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东、中、西区域利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VEC)的方法就公路基础设施对我国城镇化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影响城镇化的等级公路不同,影响城镇化的公路等级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逐渐下降趋势。低等级公路无论在任何区域都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2)不同时期影响城镇化的等级公路并不相同。东部地区高等级公路短期内对城镇化的效应明显,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对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低等级公路对我国区域城镇化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且低等级公路短期内对我国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下降趋势。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omparis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ng-term and short-term impacts of highway infrastructure on urbanization in China by using the panel error correction model (VEC) in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provinces from 2001 to 2011.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different regions have different grades of roads that affect urbanization, and the grade of roads affecting urbanization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 The low grade highway is the Granger reason of urbanization in any area. (2) the grade road that affects urbaniz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 is not the same. The effect of high grade highway on urbanization is obvious in the short term in the eastern region, but it is not significan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short term effect of low grade highway on regional urbanization is larger than that of long term, and the influence of low grade highway on regional urbanization in the short term is decreasing gradually from east to west.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梯度关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41271129)
【分类号】:F542;F29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婕;谭华芳;;城市化进程中的热岛效应问题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5期

2 欧国立;;合作博弈、集体理性与城市交通效率[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张复明;区域性交通枢纽及其腹地的城市化模式[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4 梁留科;牛智慧;;中原城市群公路网络建设与城市化水平相关性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5 杨洋;欧国立;;中国目前交通运输发展阶段的确定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2年01期

6 柳思维;徐志耀;唐红涛;;公路基础设施对中部地区城镇化贡献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2期

7 梁云芳;高铁梅;;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8 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9 吴巧生;陈亮;张炎涛;成金华;;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的再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10 胡大胜;杨萍;崔海波;;中国交通线路密度与城市化的时空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新国;陈佑启;姚艳敏;何英彬;李志斌;余强毅;;城乡交错带空间边界界定方法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2 杨加猛;张智光;;论林业产业链的多维拓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3 金志丰;徐明;谢薇;陈加乐;佴玲莉;相敏;;县域耕地保护类型划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4 高悦;李孔明;;“变形的杜能环”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贾腾;欧国立;;基于凡勃伦效应的城市交通拥堵定价理论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林勇;黄春忠;;商品住宅价格需求因素影响实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北方经济;2012年06期

7 邱雅;;地区商品房价格的计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郭欢欢;李波;侯鹰;;基于土地功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李雪铭;杜晶玉;;大连市私家车与居住空间组织形式关系的初步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7年02期

10 张祥晶;;中国职业人口的空间分布:现状及成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勇;张兴国;李震;;中国古代城镇安全防卫体系营建空间绩效探微——以宋代东京城和巴蜀地区城镇防卫体系空间绩效分析为例[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徐哲;陈锦富;;中部地区城镇化空间布局模式探讨——基于中东部比较分析视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小建;罗庆;樊新生;;农区专业村的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4 刘吉伟;;建设用地集约节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5 苑德宇;林致远;宋小宁;;我国地区间房价泡沫的差异性与传染性[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杜能的经济理论简介[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徐哲;陈锦富;;中部地区城镇化空间布局模式探讨——基于中、东部地区比较分析视角[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徐珏燕;高昂;;基于博弈论的城市交通政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思峰;阮爱清;方志耕;施红星;赵亮;;产业集群租金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许云飞;金小平;曹更永;袁佳;游道柱;张琴英;;关于实现农村交通现代化的思考[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郝大江;要素适宜度与其区域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闫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巍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蒲晓晔;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向洁;铜川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阳;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谷静;中国大中城市房价波动的关联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瑜;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动力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兴华;山东半岛制造业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欣燃;我国城市化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傅小徐;基于DEA模型的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聂远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森;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永钧;;现代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2 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8期

3 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长三角1993-2006年132个县市区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4 周京奎;货币政策、银行贷款与住宅价格——对中国4个直辖市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5年05期

5 沈迟;关于城市化水平计算方法的探讨[J];城市规划;1997年01期

6 柳思维;吴忠才;;基础设施对城市商圈影响的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09年09期

7 刘乃全,张学良;中部塌陷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1期

8 李振福;基于交通发展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张文尝;工业波沿交通经济带扩散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10 耿海青;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分析及未来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冀晴;;区域城镇化质量的评估——以河南省为例[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李粲;;西藏特色区域城镇化路径模式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6期

3 翟顺河;郭文炯;景普秋;;资源型区域城镇化动力、特征与战略取向——基于山西的实证[J];城市规划;2010年09期

4 ;石家庄:出台新政推进城镇化建设[J];城市规划通讯;2013年07期

5 刘家强;区域城镇化:西部大开发的现实选择[J];小城镇建设;2001年06期

6 宗开宝;;区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研究——以浙江义乌市域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5期

7 张立;陈晨;刘振宇;;情景规划方法在大区域城镇化研究中的应用——基于劳动力供需模型[J];城市规划;2013年06期

8 周祥胜;陈洋;赵嘉新;任庆昌;;城镇化发展的“差异化”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8期

9 余建华;;张謇对南通城市结构演变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10 程琳;;中东铁路与区域城镇化问题再探[J];黑龙江史志;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江萍;;加快区域城镇化建设步伐 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A];北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绍稳;;云南山地区域城镇化的规划实践与探索[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柳思维;徐志耀;唐红涛;;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环洞庭湖区域城镇化动力研究[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4 郭文炯;;煤炭资源型区域城镇化动力特征与战略取向[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张平宇;;垦区城镇化的问题与途径[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佳 记者 袁东来;区域城镇化的新出路[N];九江日报;2013年

2 记者 岳金宏;年内启动部分区域城镇化建设[N];石家庄日报;2013年

3 记者 岳金宏;强力推进重点区域城镇化建设[N];石家庄日报;2013年

4 记者 朱雪娇;全力推进区域城镇化[N];西安日报;2013年

5 记者 塔娜;全面解析东北区域城镇化发展道路[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记者 田少华;石家庄出台新政推进城镇化建设[N];中国建设报;2013年

7 李超举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相对落后省份或区域城镇化出路之我见[N];安徽经济报;2013年

8 郝锴;我市下达1亿元城镇化建设资金[N];太行日报;2014年

9 何永生;陕西城镇化步入健康发展轨道[N];中国信息报;2012年

10 省委办公厅 韩嘉彬;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应注意的问题[N];黑龙江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丰韫;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单宜虎;区域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安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62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262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3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