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网运分离模式下成都公交集团的财务核算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30 20:57
【摘要】:城市地面公交作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行业,一直受到政府重视,学界关注。城市地面公交的优先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着公益性和经济性的协调问题。为使城市公共交通更有效地服务大众,政府监管部门在不断地调整着监管思路,大体上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公益性阶段——在保障公益性基础上,强调经济性——在一定的经济性约束条件下,强调公益性——追求经济效益——在一定的经济性约束条件下,强调公益性。当然,极端地追求公益性或经济性是不可取的。一个城市对公交的不同定位,直接影响着公交的发展。当前,在以下两个优化问题之间摇摆不定、争论不休。一是在保障公益性基础上,提高经济性;二是在一定的经济性约束条件下,提升公益性。不同的定位需要有不同体制加以保障。本论文在总结公交行业改革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成都公交“网运分离”管理模式,并给出相应的财务核算体系。“网运分离”模式对具有公益性的“网”主体和市场性的“运”主体进行分离,是有效协调公益化和市场化矛盾的重要选择方式。在成都公交“网运分离”管理模式下,尤其是变革了票款的收入主体,突破了城市公交公益性发展的主要障碍,但是其现有财务核算体系依旧停留在母子公司体系,跟不上管理模式变化,财务核算体系应随之进行改革调整,传统体制下的单主体模式需要进行根本地调整。本文从组织变革的角度重塑了成都公交集团财务管理架构,建立了一套适应发展、科学合理的财务核算体系,具体改革措施如下:一是成都公交集团的收入部分,包括所有的收入与利得,主要有票价收入、投资收入、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传统模式下,子公司负责票款,母公司负责投资、补助等收入,资金分散,在“网运分离”模式下,所获收入均归集到“网”主体,统一核算支配,而“运”主体的收入则是“网”主体给予的购买服务费。这样使得原本分散的资金流汇总聚集,形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沉淀池,充足的资金流使“网”主体得以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可抵御资金链断裂、重大事故处理及赔付等风险。二是成都公交集团的成本部分,包括所有的费用和支出,传统模式下,母子公司分别核算,无法做到统一指导作用,在“网运分离”模式下,“网”主体负责向“运”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购买服务,支付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在“网”给出的服务标准下,由多个专业的“运”主体之间加强内部管理的竞争,通过市场化方式管控成本,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三是成都公交集团的固定资产部分,针对与公交公益性和城市形象密切关联基础设施,包括场站、营运站点以及公交车辆等,传统模式下,子公司有构建权利,导致车辆五花八门,站点等层次不齐,在“网运分离”模式下,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统一由“网”主体负责,使成都公交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时,发挥规模效益,实现规模化管理。四是成都公交集团的税务部分,主要变化的是增值税业务,传统模式下,母公司有广告等收入只有销项税无法抵扣,子公司有采购权利而只有进项,抵扣不了,在“网运分离”模式下,将单法律主体变为双法律主体,通过“网”主体拥有的收入产生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再加上其购车和零件等成本项目产生进项税额,利用“网”的统一纳税主体实现税额抵消,即进项税额抵扣,从而达到合理避税,减少公司不必要的损失。本文通过实践证明成都公交集团的“网运分离”管理模式的变革,配以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财务核算体系,对促进其优先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72.6;F57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岩,赵士廉;铁路企业“网运分离”管理模式的探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2 赵吉斌;关于铁路实行“网运分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3 文力;“网运分离”:实践依据与理论分析[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1年02期

4 姜道仁;坚定推行“网运分离”加快分局改革发展[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1年04期

5 杨宝云;“网运分离”是铁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J];理论研究;2001年S1期

6 赵一兵;网运分离:突破旧体制的关键[J];中国改革;2001年03期

7 苏小和;;中国铁路风波四起网运分离难定 大局[J];财经界;2001年07期

8 吴磊,陈日华,金光华;“网运分离”的经济学解析及其政策建议[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肖兴志;;“网运分离”政策的系统分析[J];经济管理;2004年12期

10 罗叙德;关于“网运分离”的几点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富勇;网运分离为铁路“提速”[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李富永;铁路“网运分离”有望重启[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3 记者 梁晓明 吴丹;成都公交探索“网运分离”[N];中国交通报;2011年

4 ;中国铁路将实行“网运分离”[N];西安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晓瑗;美国运营商尝试网运分离新模式[N];人民邮电;2014年

6 王岩;铁路筹划“网运分离”[N];中国邮政报;2000年

7 综编;网运分离 委托运输[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8 本报记者 张智;网运分离还嫌太早[N];华夏时报;2013年

9 易剑飞;移动转型:“网运分离”要慎之又慎[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10 彭锦琼;铁路重组模式令人深思[N];中国企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艳华;铁路产业组织结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2 潘振锋;资源视角的铁路产业竞争壁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钰j;中国铁路组织的网运分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皓;城市公交“网运分离”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向红;网运分离模式下成都公交集团的财务核算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王晓华;中国铁路产业的规制改革与网运分离[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5 孙朝苑;“网运分离”条件下铁路运输成本的测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6 魏娜;中国铁路经济引入竞争的理论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陈楠;我国铁路网运分离式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邹检文;铁路“网运分离”改革与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9 胡志成;关于中国铁路“网运分离”若干问题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10 蒋媛媛;“网运分离”模式在中国铁路的可行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01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301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