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广州港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09 15:34
【摘要】: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接点,其职能不断在扩展,正朝着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的方向发展。现代港口还是推动贸易发展的催化剂,对港口周边地区和腹地产生巨大的商业辐射功能,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对港口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相关文献综述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国外及国内当今对港口物流的一些前沿性研究。第二章为相关理论概述,主要是竞争理论和物流方面理论的论述。第三章为广州港集团简介及外部竞争环境分析,引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内部优劣势分析。第四章具体提出适合广州港集团物流方面战略的规划和分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第五章为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提出了战略实施的重点和部署。最后对本文的分析结论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本文的局限性进行说明。 对现代物流而言,“供应链”早已成为其一个重要名词。港口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环节,属于稀缺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港口功能和物流园区功能进行比较,港区只要往前走一步,哪怕走一小步,就会变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园区,但是物流园区怎么走也变不成港区,因为这不可逆行。港口不用搞多元化,而应围绕现代物流业服务展开,不仅提供服务,而且应组织整个国际物流过程活动。从世界先进港口的发展趋势,物流最前沿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港口应直接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以促进物流的稳定性。 本文针对广州港集团提出了“战略联盟、区港联动、江海联动、港铁联运、无水港延伸、航运服务、贸易平台,保税港区”等战略,这些战略都是围绕港口应强化供应链集成管理功能的角度来展开分析。当代港口间的竞争将从提升港口功能和码头等级为核心的节点竞争向构建以港口为枢纽的供应链服务体系转变,港口服务范围将向海向和陆向两个扇面拓展,港口服务将更加精细化、敏捷化和柔性化。
[Abstract]:As the contact point of the global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ort's function is expanding constantly and develop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providing the full range of value-added services. The modern port is also a catalys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t has a huge commercial radiation function on the surrounding areas and hinterlands of the port and promot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ning of port enterprise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t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 and introduces some advanced researches on port logistics in foreign and domestic countri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 summary of relevant theories, mainly about competition theory and logistics theory.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Guangzhou Port Group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he PEST, Porter five-force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ed by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intern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nterprises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Chapter four puts forward the planning and analysis of logistics strategy suitable for Guangzhou Port Group,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guarantee system of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emphases and arrangements of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Finally,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summarized,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paper are explained. For modern logistics, supply chain has already become an important term. Port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belonging to scarce resources, with unique advantages. Comparing the port function with the function of the logistics park, the port area will become a well-functioning park as long as it takes a step forward, even if it takes a small step, but the logistics park will not become a port area because it cannot be retrograde. Instead of diversification, ports should focus on modern logistics services, not only to provide services, but also to organize the whol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rocess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dvanced ports in the world and the theor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forefront of logistics, ports should carry out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business directl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ability of logistic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strategic alliance, district and port linkage, river and sea linkage, Hong Kong railway combined transport, waterless port extension, shipping service, trade platform, bonded port area", etc. These strategies are based on the point of view that the port should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 competition among modern ports will change from the node competition of upgrading port function and terminal grade to constructing supply chain service system with port as hub. The scope of port service will be expanded to sea and land. Port services will be more refined, agile and flexible.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骈静涛;;广州港公安局消防支队获广州市消防局表彰[J];水上消防;2011年03期

2 陈钧颐;赵春潮;孙彬;;超大型码头重力式沉箱结构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1年06期

3 胡钶尧;;绿色港口的难点与希望[J];珠江水运;2010年09期

4 刘丽耀;;虎门港与广州港深圳港的竞争与合作[J];中国港口;2011年07期

5 ;华南国际贸易水运枢纽——广州港[J];港澳经济;1994年06期

6 凌弘毅;;中国海军“广州”号导弹驱逐舰参观印象[J];现代兵器;2010年12期

7 唐宋元;;广州港城关系互动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港口经济;2011年06期

8 王艳;董国祥;;珠江三角洲3000t内河集装箱船最佳航线探讨[J];中国航海;2011年03期

9 ;国内信息[J];珠江水运;2010年05期

10 杨兴洲;;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访广州港务局副局长杨练军[J];珠江水运;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兰芳;王伟;卢永昌;;广州港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结构创新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广州港将为发展成国际港口物流中心而大举建设[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3 李孟国;李文丹;;广州港南沙港区深水航道潮流数学模型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4 曹丰林;;基于珠江河口变迁对广州南沙空间发展模式探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达孝;;谈谈大型船舶落水靠泊广州港码头操作要点[A];船长与引航论文集[C];2005年

6 何汉艺;;广州南沙集装箱港区大面积陆域形成及软基处理技术[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何杰;辛文杰;;挖入式港池水体交换能力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黄荣深;杨家团;;大型沉箱出坞浮游拖运安装工艺[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年

9 赵新江;;碰撞与广州港安全航行规定[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事与安全论文集[C];1999年

10 王元林;;论唐代广州港与海上丝路的关系[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品;中远中海广州港有意联营[N];中国交通报;2005年

2 通讯员 吴梓斌;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建成投产[N];中国远洋报;2007年

3 李品;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开港[N];中国交通报;2006年

4 王红漫、刘军;广州港南沙港区口岸辐射功能初显[N];中国交通报;2005年

5 记者  陈国雄 通讯员  李品 黄永安 李鸿斌;南沙二期开港纳箱[N];中国水运报;2006年

6 记者 陈洁娜 通讯员 李品 黄永安;广州港集装箱运量全国第三世界第五[N];南方日报;2006年

7 邝展婷 刘义发;从支线到干线 广州港谋求角色转换[N];中国船舶报;2008年

8 记者 陈国雄 通讯员 李品;中海集团加盟一期码头经营[N];中国水运报;2005年

9 陈国雄邋唐少雄 通讯员 李品 黄永安;解析南沙 广州港经略珠三角[N];中国水运报;2007年

10 记者  陈国雄;广州港将开通“穿梭巴士”[N];中国水运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杰;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江海联运码头开发方案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吴灵均;广州港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3 黄佑平;广州港南沙港区集疏运系统发展战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朴管珠;新形势下广州港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李倩;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发展战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宁建新;广州港内港港区战略定位分析与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陈斯勇;广州港[D];暨南大学;2002年

8 王炳丹;基于SVM的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建华;广州香港深圳港口合作竞争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10 林杉;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05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405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4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