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的公交驾驶员胜任力熵模型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competence level of bus driver group scientifically, improve the competence of bus driver, and promote the attraction of bus transportation mod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entropy,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skill and ability and working style,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bus driver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competency entropy function of bus driver is established. The set-valued statistical model method is used to weight the elements of the competency model.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data analysis show that the lower the total entropy and the higher the order degree of the competency system of the excellent bus driver group, and vice versa, which reveals the change mechanism of the competency entropy of the bus driver.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J01230)
【分类号】:F572;U47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莉莉;;网络社区的耗散结构特征探究[J];电子制作;2013年08期
2 关西普;邱平济;陈士俊;;“耗散结构”、“协同”理论与管理思想方法[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综合版);1988年03期
3 陈琦;耗散结构论与气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4 陈金江;耗散结构与生态系统[J];浙江林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5 张辅松;素质教育耗散结构的微观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6 李涛;叶龙;;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的耗散结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陈继红;何新华;宁越;韩玲冰;;港航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及其功能演化机制[J];系统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8 刘兴国;企业耗散结构模型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年03期
9 陈涛,陈森发;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耗散结构特性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10 杨方超;;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的创新思维[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冯珊;;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观[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李继军;陈宝书;;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绿色营销[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张岱;金宝荣;;耗散结构与人体的熵变[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谭人中;;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哲学建构(之二)——再论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河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 武四海;“耗散结构”理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汇添富基金货币基金、汇添富可转债基金、汇添富信用债基金经理 王珏池;投资需要远离平衡态[N];上海证券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平恩顺;负熵驱动的突破性创新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2 杨波;互联网宏观拓扑的耗散结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张辅松;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胡运强;基于复杂性的熵、耗散结构在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科技大学;2005年
2 贾琛霞;波样耗散结构的空间构造及形成过程[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吴仕荣;数学、耗散结构及混沌中的“系统”与“非系统”差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陈凡兵;基于耗散结构的产业创新系统运行机制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孟涛;耗散结构系统金融理论研究与应用[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6 梁辰;基于耗散结构的耕地系统灰色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朱桂菊;基于耗散结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及有序性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沙q,
本文编号:2478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47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