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以江西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9-05-28 13:23
【摘要】:用重要区域邻近度替代区位优势度,对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进行修正,借助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及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工具,并用修正后的模型,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关联。江西省交通优势度呈现北高南低、设区市周边县域高、交通干线沿线高的特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整体偏低且发展不均衡、主要中心城市和工业城市及交通枢纽地区偏高、沿交通干线尤其是铁路干线较高的特点;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发展呈线性相关,有4种组合类型:极化型、滞后型、超前型、落后型。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从点(增长极)、线(发展主轴)及面(重点区域)3个方面发展交通网络。
[Abstract]:The traffic superiority evaluation model is modified by replacing the location advantage degree with the important regional proximity degree. With the help of the spatial analysis of GIS software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ol of SPSS software, and with the modified model, Jiangxi Provinc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of county traffic domi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region are studied. The traffic dominance of Jiangxi Province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in the north and low in the south, high in the counties around the district and city, and high along the traffic trunk lin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ounty economy is low and uneven, the main central cities, industrial cities and transportation hub areas are on the high side, and the traffic trunk lines, especially the railway trunk lines, are relatively high. The degree of traffic superiority is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There are four combination types: polarization type, lag type, advance type and backward typ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hould be developed from three aspects: point (growth pole), line (main axis of development) and area (key area).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1021)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SH1401)
【分类号】:F512.7;F2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爱军;吴钧;刘国光;庞金亮;;交通与城市化的耦合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交通;2007年02期

2 孙威;张有坤;;山西省交通优势度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3 曹小曙,薛德升,阎小培;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4 金凤君;王成金;李秀伟;;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8期

5 曹小曙,阎小培;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6 徐旭;曹小曙;闫小培;;不同指标下的穗港城市走廊潜在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07年01期

7 黄晓燕;曹小曙;李涛;;海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J];地理研究;2011年06期

8 吴威;曹有挥;曹卫东;梁双波;;长三角地区交通优势度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1年12期

9 张新;刘海炜;董文;陈华斌;池天河;;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交通优势度的分析与应用——以河北省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梁留科;牛智慧;;中原城市群公路网络建设与城市化水平相关性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双燕;钟业喜;;基于GIS的城市公园可达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2 王英杰;魏庆朝;杨勉;;基于分形理论的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可达性等级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敖谷昌;贾元华;张惠玲;;基于连通能力的区域公路网的连通度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赵小娟;李景宜;文彦君;屈康庆;;基于交通因素影响的陕西省城市体系发展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王伟;方朝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时交流圈划分与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6 王伟娜;葛莹;;基于决策树方法的区域可达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7 吴威;曹有挥;曹卫东;徐建;王s,

本文编号:2487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487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b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