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交通导向发展模式下城际铁路促进城镇化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发布时间:2019-05-30 22:46
【摘要】:目前,我国高铁发展迅速,便捷的交通在改变人们出行习惯的同时,也对沿线城市的空间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城际铁路通过高速、大运量的运输,有利于劳动力和资本在站点地区集聚,加速这些区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基于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地区城镇的现状和问题,以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城镇化进程为目的,提出了借助于城际铁路发展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新城的思路,并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推进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地区的城镇化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做好城际铁路沿线的城镇规划;二是通过低票价和优质服务吸引客流。
[Abstrac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公共服务、家庭结构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及公共政策选择”(13YJC790176)
【分类号】:F299.27;F572.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京元;胡江;张剑石;;国内外TOD典型案例及其在深圳地铁中的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10年02期

2 王丽;曹有挥;姚士谋;;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影响研究述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9期

3 王姣娥;金凤君;莫辉辉;楚波;;TOD开发模式解析及研究述评[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7年02期

4 于百勇;林宁;;“轨道主导”型TOD: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支点[J];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05期

5 郑捷奋,刘洪玉;日本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J];中国铁道科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勇;;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沿线土地利用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2 王正刚;;辽宁城市发展模式探索——基于TOD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S1期

3 李辉;陈轩恕;陈江波;尹婷;;无弧直流快速断路器及关键技术研究[J];电工文摘;2011年02期

4 金凤君;张文尝;王姣娥;王成金;;中国交通地理学的成长与发展——建所70周年交通地理研究成果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5 张育南;;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大都市空间尺度[J];都市快轨交通;2007年03期

6 王京元;胡江;张剑石;;国内外TOD典型案例及其在深圳地铁中的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10年02期

7 许巧祥;张杰;张静;耿天霜;;TOD模式下市域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12年03期

8 李辉;陈轩恕;陈江波;尹婷;;无弧直流快速断路器及关键技术研究[J];低压电器;2010年21期

9 肖慧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联合开发初探[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02期

10 张晓莉;;城市轨道交通“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志毅;东京城市圈民营铁路发展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郑捷奋;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房地产价值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韩凤;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组织的耦合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明士军;多元化公共交通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陈和;交通方式对城市郊区化模式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郝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杨鸿;城市轨道交通对住房价格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张育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发展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9 盛来芳;基于时空视角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凤学;中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义;沈阳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超;基于ARM架构的地铁自动检票机控制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田卫民;新建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洁;基于TOD的城市轨道交通开发策略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5 徐宇;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及其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徐雯霁;城市地铁的外部性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彬;南昌借鉴香港地铁经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初探[D];南昌大学;2011年

8 胡世东;地铁上盖物业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王兆辰;基于TOD的北京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李小朋;基于TOD理论的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春阳;孙海林;李学伟;;客运专线运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邓春玉;;城市群际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以珠三角建设全国重要经济中心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3 潘国城;高密度发展的概念及其优点[J];城市规划;1988年03期

4 陈燕萍;城市交通问题的治本之路——公共交通社区与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形态[J];城市规划;2000年03期

5 蒋谦;国外公交导向开发研究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2年08期

6 王茂林;;新加坡新镇规划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2009年08期

7 周文竹;阳建强;;交通导向的城际铁路站场地区空间发展机制[J];城市规划;2010年11期

8 仝允桓,翁东风;城市交通与房地产联合开发[J];城市问题;1994年05期

9 苗彦英;域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研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10 蒋海兵;徐建刚;祁毅;;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J];地理学报;2010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萍;“以通为导”和“以导为通”:我国中小城市高速铁路客站设计的发展方向[D];天津大学;2007年

2 翟宁;我国高速铁路交通枢纽空间层次划分及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伍业春;武广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罗平;绵成乐城际客运专线区域经济效应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泉;;城镇的性质:反思与检讨——来自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解读[J];财经科学;2011年01期

2 邵韧,李载生;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 促进城镇经济持续增长[J];人口与经济;1987年01期

3 石双柱;加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前沿;1994年Z1期

4 段德俊;;西部县域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关系探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陆岷峰;张惠;;以价值规律为基础合理控制房价水平——基于城镇居民房价容忍度的分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陈炜;;商人组织与近代西南民族地区城镇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广西为释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城镇经济与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简介(专业代码:082216)[J];河北自学考试;2005年04期

8 张贡生;关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四个问题[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叶汝坤;;广西合浦县城镇空间格局优化的新构想[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10 薛甫伦;构筑发展城镇经济动力机制[J];理论前沿;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鹰;杨建翠;;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研究——以藏族地区九寨沟县为例[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2 胡中禄;;论“抓城、强工、带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3 朱学文;;推进城镇化 全面建小康[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张凌华;;城镇保障型住房用地规模预测方法探讨——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汪如民;陈银蓉;;城镇化形势下的小城镇规划[A];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7 袁洋;张静芬;;提升经营城市土地的思路与对策[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文倩;曹明明;;西安市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海平;;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和现代化小城镇 全面构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开创加速跨越发展新局面[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冬;;志丹县传统资源型城镇和谐发展动力机制研究[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覃柳丹 本报通讯员 宁国用;大跨越变奏曲[N];广西日报;2011年

2 宁国用;城乡跨越大变奏[N];中国建设报;2011年

3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樊晟;城镇体系规划要和产业规划魂形一体[N];四川日报;2011年

4 本报评论员;一张蓝图管到底[N];铜仁日报;2007年

5 记者 顾日升邋通讯员 顾华锋 孙卿瑜;合陈:做大城镇经济[N];泰州日报;2008年

6 仇莉;陕西兴平市强力打造宜商宜居工业城[N];中华建筑报;2010年

7 通讯员 吴晓燕 陈丽华;南郑城镇经济增势强劲[N];汉中日报;2006年

8 记者 何晓晴;探寻城镇经济发展新思路[N];民营经济报;2006年

9 通讯员 王兴波;岚皋城镇经济引领百业鼎兴[N];安康日报;2006年

10 记者 何晓晴 孔华;共赴中欧城镇发展思想盛宴[N];民营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鹏;城镇化发展的适度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袁佳;基于区域资源经济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张应禄;中国城乡经济差距与一体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郑兴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退出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6 马峰燕;北宋中期东南地区城镇的数量、商税与空间分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刘嘉汉;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蒲松林;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邵峰;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及整合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邱红;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明锋;安徽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2 刘江;农村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佼佼;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倪苹;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5 黄尧;关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琳;生态网络城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丹;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8 肖青;山东省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9 高峰;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10 杨志明;乌鲁木齐达坂城城镇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89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489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6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