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城互动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
【图文】:
28图4.1 清朝时期宁波老城区位图资料来源:《宁波市志》中嘉靖《宁波府志》鄞县境图4.1.2“飞地式”生长阶段1974 年,为了满足城市对港口物流的需要,镇海港开始兴建。随着镇海石油化工总厂和发电厂的落成,镇海逐步成为了宁波的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城市的空间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外拓。此时,宁波已经形成了“一心一组团”的空间形态。4.1.3 组团相向生长阶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远洋贸易的得到大力发展,镇海港已不能满足宁波经济发展的要求。1984 年,北仑区成立,国务院批准在北仑设立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拉开了北仑乃至宁波开放开发的序幕。随后,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梅山保税港区等多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建立使北仑成为中国建区最早、开发程度最大、运作机制最活、政策最优的特殊对外开放区之一。北仑区在港口经济的带动下,城市的空间以开发区的形式不断拓展。镇海在发展港口的同时,城市空间也不断的向中心城区和北仑方向发展
30图4.2 宝庆时期宁波城乡布局图资料来源:《宁波市志》中宝庆《四明志》鄞县境图鸦片战争后,,宁波经济由传统的手工业、农业和渔业想近代工业转变,蚕丝和茶叶成为港口进出口的主要物品,港口贸易得到发展。城市空间自然的跨过奉化江和余姚江,向江北和江东拓展。宁波的老城随之被分成海曙、江东和江北,但由于老城范围所限,城市空间扩展并不明显。很长时间内,城市空间都是沿甬江、奉化江、姚江线状延伸(见图 4.3)。图4.3 民国时期宁波街道图资?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52;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巨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J];当代财经;2003年02期
2 吴传钩,高小真;海港城市的成长模式[J];地理研究;1989年04期
3 梁双波;曹有挥;吴威;曹卫东;苑惠丽;李传武;;全球化背景下的南京港城关联发展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3期
4 李加林;朱晓华;张殿发;;群组型港口城市用地时空扩展特征及外部形态演变——以宁波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2期
5 李增军;港口对所在城市及腹地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分析[J];港口经济;2002年02期
6 刘秉镰;港城关系机理分析[J];港口经济;2002年03期
7 王晓萍;;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对宁波港口经济发展的影响[J];港口经济;2008年08期
8 龚耀军;提升宁波港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研究[J];中国港口;2005年03期
9 宋欣茹;于晓霞;;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研究[J];海洋信息;2007年02期
10 常冬铭;孙晓明;李丽萍;;港口与港口城市的互动关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军;辽宁省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规律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2 宋薇;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来华英;港口城市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唐秀敏;港城关系的发展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丹阳;大连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徐冬平;水资源约束下的区域PRED系统时空协同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柯彩云;秦皇岛港城经济互动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边继云;河北省临港工业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窦萍;从保税区到自由港[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晓娜;现代物流业支撑系统协调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43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64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