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配积载技术研究
【图文】:
第 三 章 宝 钢 码 头 配 积 载 系 统 概 述3 .1 宝 钢码 头 简 介 宝钢 码 头 ( 本 文特 指 产成 品 码 头 )分 成 品和 综 合 两 个码 头 , 主 要 承 担 着公 司 产 成 品水 运 出 厂及 废 钢水 运 进 厂任 务 。 成品 码 头位 于宝 钢 东南 部 的成 品 港池 内 ( 北 纬 31 025 ' , 东 经 12 1 028 .3 ' ),码 头 面 全长 5 20 米, 宽 33 .7 米 ,总 面积 为 17 52 4 平方 米 。成 品 码 头 为挖 入 式港 池, 由 码 头 部分 和防 沙 堤组 成 , 属 栈桥 式 码 头 ,,港 池 口 门宽 1 00 米、 长 50 0 米, 水域 面积 40 万平方 米, 形 成狭 长 形 进品 通 道。 码头 标 高 + 7 米, 前沿 水深 - 7 米 ,最 深 处 为 -9 米, 码头 可 停靠 15 0 0 吨甲 板驳 , 5 0 0 0、 1 0 0 00 吨 级泊 位 5 个, 设 计 吞吐 能 力为 2 10 万吨 / 年, 最高 可 达 24 0 万 吨。 港 池 东 面设 有 全 长 13 00 米的 防 沙堤 ,堤 口 有航 灯桩 3 个。
上海 交 通大 学 工 程硕 士 学 位论 文 第三 章 宝钢 码 头 配积 载 系 统概 述 位 2 个, 兼 顾 2. 5 万 吨海 轮 泊 位 一个 , 9 9 年经 码头 改造 , 提 升 靠泊 船 舶等 级到 兼 顾 4万吨 空船 ; 内侧 设 计 20 0 0 吨 驳船 泊 位 三 个 , 码 头一 期功 能 定 位 于废 钢 接 卸 兼顾 成 品 出厂 ,设 计 年吞 吐 能 力为 接 卸废 钢 50 万吨 ,出 厂 成品 80 万 吨。 码 头 二 期 位 于现 废 钢 和成 品 综 合码 头 的 上 游, 码 头 将 原先 综 合 码头 的 “ ┌ ”型 变 为 “ ┬” 型 。 码头 全 长 60 0m , 码 头 后 沿设 下层 带 缆平 台 ,布 置 3 50 k N 系船 柱, 以 满 足 低水 位 时千 吨级 船 舶 的 系泊 要求 。 码头 工 程 总 体设 计 运量 为进 口 废 钢 10 0 万吨 /年 , 出 口 成品 2 40 万吨 / 年 ; 设计 船 型为 2. 5 万吨 ,万 吨 级深 水泊 位 3 个 ;2 0 00 吨 级泊 位 6 个 ,泊 位 总长 度 11 4 0 米; 吞吐 能 力为 34 0 万吨 / 年 。其 主 要 设 施为 码 头主 体基 础 工 程 、江 边 变 电 所主 码 头 变电 所 、 工 业用 水 、 码 头变 电 所 和 综合 楼 、 引桥 照 明 和 码头 灯 塔 、航道 工 程 和扫 海 等 。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U69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忠民;;船舶的绿色设计思路[J];中国船检;2008年03期
2 ;“西部内河船舶安全与环保系列技术标准研究”项目通过鉴定验收[J];交通标准化;2010年Z2期
3 周江华,王炳辉,丁天明;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船舶安全评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4 王栋,汪思源,王文标;船舶保安警报系统的设计[J];世界海运;2005年06期
5 钟鸣;李平;李基宁;;山区河流船舶安全度汛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珠江水运;2006年09期
6 刘玲艳;吴晓平;宋业新;;引入模糊子集的证据理论在船舶安全评估中的应用[J];船舶工程;2006年06期
7 杜大海;付玉慧;;船舶安全管理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J];世界海运;2007年01期
8 孙健;;优质引航服务对保证船舶安全的重要意义[J];航海技术;2008年02期
9 杨继抅;曹祥村;;台风浪特征分析及其对船舶安全影响[J];航海技术;2008年04期
10 甄宝忠;;基层海事处监督员对船舶的监督管理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金;吴荣甲;;船长的能力和素质对船舶安全起着决定作用[A];2003海上航行安全论文集[C];2003年
2 程文才;郭小雄;胡圣超;;船舶危机管理必要性分析与机制构成初探[A];2009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3 赵庆爱;;冬季渤海辽东湾水域防冰损安全对策[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4 赵月林;张选逵;;自由液面对船舶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A];2003海上航行安全论文集[C];2003年
5 邵文杰;;船长与恶劣天气和海况下的船舶安全[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6 刘晓阳;;人的因素对船舶安全的影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孙凤羽;;航海安全环境与卫星遥感[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8 邱心满;李勇;;AIS对船舶安全保障系统的影响[A];2002航海实用新技术论文集[C];2002年
9 石爱国;侯建军;蔡烽;;论船舶航泊安全与船员航海素质[A];2008船舶防污染管理论文集[C];2008年
10 郭超;刘炜;;海上避台中气象导航的应用[A];2009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唐明;中远集团召开船舶安全工作专题会[N];中国远洋报;2004年
2 记者 吴伟锋邋通讯员 潘珊珊;加强“冬防”保障船舶安全[N];湄洲日报;2008年
3 驻津记者 余峰 通讯员 任长海;天津海事严格落实锚地船舶安全措施[N];中国水运报;2008年
4 记者 吴秀霞 陈耀群;六项船舶安全生产标准通过审查[N];中国船舶报;2010年
5 黎 毛 祝天泽;“北极星”为船舶安全导航[N];大众科技报;2004年
6 记者 车莉 实习生 李越;“武汉”舰官兵昨回第二故乡[N];长江日报;2009年
7 蓝乔;航行船舶安全 技术状况不容乐观[N];中国海洋报;2002年
8 记者 董立万;张宏声率工作组到东海开展船舶安全专题调研[N];中国海洋报;2006年
9 记者 严风华;港口应对船舶安全负责[N];中国船舶报;2006年
10 望作信 李宇思;三峡库区惊现大量漂浮物[N];中国水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盛进路;人船系统平稳状态的失效机理及控制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段爱媛;在港口水域船舶交通安全管理中综合安全评估(FSA)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向东;船舶配积载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姚武魏;流场数值模拟在船舶安全通航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钟思淼;基于PSC检查结果的船舶安全状况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孙剑峰;航运公司应对《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实施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黄志;对船舶安全状况的评价及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6 史耀星;重庆港运砂船舶通航安全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沈毅康;FSA在国内航行船舶消防领域的应用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8 高祥安;船舶航线综合评价及其软件系统[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9 卢恒荣;现代机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曹山林;渤海火车渡船安全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50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650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