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活动空间视角的航站楼旅客空间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17:08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事业迅速发展,我国的机场建设进度也在不断加快。近年来,全国机场客流量也在逐步提升。机场航站楼的整体布局对旅客选择路径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旅客在航站楼的乘机体验。目前,针对航站楼的论著主要集中在机场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方面,缺乏对于航站楼内部空间的研究。本文将研究范围缩小到航站楼内部的空间布局上,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T2航站楼出发层为对象展开旅客行为特征及其与空间特征之间联系的研究,目的是发现航站楼布局的特点,为航站楼空间布局提出优化改进策略。本文首先通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实地调研获取了机场航站楼出发层的旅客基本属性和空间行为;接着通过空间句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探究航站楼各个区域的空间特征,得到空间句法中的连接值、控制值、深度值、选择度、集成度和可理解度指标及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密度等指标以具体地量化航站楼出发层的空间特征;然后在描述出旅客行为路径的基础上,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旅客行为模式分为五类:仅登机型、登机-购物型、登机-餐饮型、登机-休闲娱乐型、登机-购物-餐饮型,获取各类型旅客的典型行为路径;最后选用离散选择模型分析空间特征与旅客空间行为选择之间的联系,并就不同属性的旅客开展分模型研究,探究空间布局对不同属性旅客空间行为选择的影响程度。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作为指导航站楼空间布局优化的参考,使机场更好地满足旅客的不同需求,提升机场的管理水平。
【图文】:

客流量,旅客运输量,机场,研究背景


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民航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飞机这一交通方式已然成为越来越多人出行的第一选择,国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持续不断地攀升。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潜在和现实的航空需求,全国机场的改扩建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江苏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航空需求大省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作为江苏省最大的门户机场,近十年来的旅客运输量实现了迅猛增长从 2008 年的 888 万人次上升至 2017 年的 2582 万人次,在国内机场吞吐量排名中列第 1位。图 1.1 显示南京禄口机场旅客运输量在十年来的稳步上升状态,尤其是最近 3 年,机场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率较高,保持在 15%以上,预计到 2018 年,机场旅客运输量将超过 270万人次。

鸟瞰图,鸟瞰图,旅客


在分析不同属性特征的旅客对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T2 航站楼出发层区域的不同空,首先对旅客样本群体的基本特征做出统计。每个机场吸引的旅客群体都会存在差异,找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旅客群体的属性特点和行为特点,是研究旅客在禄间选择偏好的基础和前提。旅客行为调查实施 调查范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T2 航站楼基本情况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是江苏省和南京市的门户,是国机场,国家区域交通枢纽。2017 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 2582.2 万人名第 11 位。T2 航站楼于 2014 年正式投入运营,它是一座功能复杂的理性产物,航站楼构型如图 2.1 所示。T2 航站楼自上至下共设有四个楼层,,分别为出发层、到达夹层下层。航站楼采用“两层式”旅客流程,国内国际旅客分离,出发到达旅客上下层在上,到达层在下[24]。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35;F5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智;黄英;张贵军;;保定市农户居住空间行为选择的现状与引导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07期

2 刘望保;;生命历程理论及其在长期空间行为研究中的应用[J];人文地理;2015年02期

3 王得金;;“网络空间行为准则”成为军事会议新焦点——香山论坛观察[J];中国信息安全;2015年10期

4 柴彦威;塔娜;张艳;;融入生命历程理论、面向长期空间行为的时间地理学再思考[J];人文地理;2013年02期

5 秦萧;甄峰;熊丽芳;朱寿佳;;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9期

6 柴彦威;塔娜;;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9期

7 何书金;;第六次“空间行为与规划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1期

8 柴彦威;申悦;肖作鹏;张艳;赵莹;塔娜;;时空间行为研究动态及其实践应用前景[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9 李伯华;曾菊新;;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5期

10 李伯华;曾菊新;;农户居住空间行为演变的微观机制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健;周一星;;郊区化进程中北京城市内部迁居及相关空间行为研究——基于千份问卷调查的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柴彦威;张文佳;;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研究的三个前沿——生活质量、社会公平与低碳社会[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云刚;谭宇文;;在华日本人旅居移民的生活活动和生活空间[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鑫;陈德棉;谢胜强;;风险投资空间演化及其溢出效应研究综述[A];第十届(2015)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保继刚;;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在宾馆选址中的意义初探[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6 陈宏胜;;大数据影响下的中国城乡规划进展与展望——基于核心期刊的分析[A];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 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蒋志杰;张捷;李丽;陈庆荣;胡春蓉;阮雪丹;;空间行为、探路与环境评价的地形认知影响因子研究——以原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朱磊;;寻求主体:区域规划的反思与探索——以浙江省产业带规划编制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胡肖涵;文婷;;社区尺度儿童户外体力活动空间行为特征分析——以深圳市红荔社区为例[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19年

10 刘畅;刘征;;基于居民空间行为数据分析的菜市场布局研究——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隽;邳州:向侵占公共空间行为亮剑[N];人民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陈婧 王达 章正;各国针对网络空间行为准则的讨论还处于婴儿期[N];中国青年报;2015年

3 杨振之;游客空间行为研究[N];中国旅游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尹航 庞清杰 特约记者 邵龙飞;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N];解放军报;2015年

5 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空间态势评估课题组;国际空间态势的现状评估[N];中国航天报;2014年

6 杜博;以法治为文明风尚护航[N];浙江日报;2016年

7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罗文;信息化发展形势、问题与对策[N];经济日报;2014年

8 本报驻英国记者 刘海英;网络战争还不会发生[N];科技日报;2011年

9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宋春艳;公共理性:网络空间行为底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10 毛生武;西部城镇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娟;城市化进程中的村镇主体空间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洪羿;基于空间与行为交互关系的机构型养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3 蒋志杰;中小尺度游憩地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张海燕;风险投资空间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云逸;基于技术权力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常晓猛;虚拟网络空间人类社会关系与交互空间特征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佳羽;基于活动空间视角的航站楼旅客空间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张曼玉;旅游型海岛居民空间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3 唐永佩;转型期山区村民居业空间行为匹配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刘嘉;基于旅游者空间行为的风景道网络布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张琦;基于数字足迹的乡村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6 王钦芝;我国网络空间行为研究的类型、焦点及其变迁[D];新疆大学;2018年

7 崔争艳;网络能力对企业空间行为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8 阳路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户居住空间行为演变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9 楚珊珊;游客空间行为影响下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郑懿;杭州城中村空间与行为特征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3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653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5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