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武广高铁客运营销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15:49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铁路客运需求与运输质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对高速铁路建设运营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规划,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武广高铁连接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大动脉,也是我国铁路客运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进一步加紧了我国华中地区与华南地区之间的各种联系,将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由于武广高铁在我国运营不久,武广高铁的管理系统与服务系统尚在完善之中;其次,旅客对于武广高铁的适应需要时间并且高铁需求滞后高铁供给,这表现为时间与空间上不平衡的上座率,更为严重的是在某些区间段与季节段表现出明显的空座率,造成既有铁路运力紧张与高铁运力盈余的反差。 本文旨在分析武广高铁运营内外环境,通过层次分析法研究旅客意愿影响因素,并提出武广高铁客运营销策略以及构建武广高铁客运服务模式。首先阐述高铁营销国内与国外研究现状;然后对武广高铁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武广高铁的运营现状、武广高铁营销管理现状、武广高铁内外环境以及与航空营销管理的比较四方面展开研究,对高铁环境进行SWOT分析。其次通过营销专家问卷调查,对武广高铁旅客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旅客意愿影响因素权重的大小并对其筛选,确定影响旅客意愿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提出营销策略以及服务模式做出准备。本文重点对武广高铁营销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从产品策略入手,提出组合产品与联运产品策略。在高铁票务分销方面,根据武广高铁自身情况,提出传统销售渠道建设与新型销售渠道建设两种分销方式;在高铁优惠价格方面,文章提出四种不同状况下的优惠价格;在武广高铁推广方面,文章提出了公关营销与旅客体验推广两种方式。最后通过武广高铁服务模式研究,分别对车上配餐模式、车上医疗服务模式、旅客换乘服务模式、行李服务模式、旅客候车服务模式进行系统的构建。 随着运输资源的优化以及客运市场竞争的加剧,客运营销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提高自身服务以及进行适当的营销是武广高铁自身发展的正确途径,也可为日后其他高铁运营提供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74;F5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新;孙明贵;;顾客体验的形成机理与体验营销[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曹尧谦;李夏苗;;基于改进四阶段法的武广客运专线客流预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3 方智勇;;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经济发展现状及地位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张索;宁超;;客运专线车站旅客服务质量灰色评价模型[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年04期

5 刘黎丽;;针对客运专线的市场分析及客票营销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03期

6 白钊;;中国民用航空公司客运分销渠道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6年08期

7 王宝林;王义芳;李夏苗;;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组织结构的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7年04期

8 王宇;帅斌;尹欣;;铁路客运专线旅客行李运输方案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年06期

9 贺振欢;;客运专线旅客行包运输组织方式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年08期

10 左琼;匡敏;;对客运专线车站服务模式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克勤;关于经济型高速铁路的原理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秀敏;我国铁路客票折扣销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王霞;顾客满意对价格容忍度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杨晓东;服务业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南;高速客运站设置的系统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义芳;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组织结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王科;城际客运专线与城市交通换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梁敬;CA航空公司上海地区的国际客运销售渠道建设和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定伟;客运专线客票销售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张金一;基于WAP2.0手机预订火车票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王造;长江航运现代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46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746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3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