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中国交通终端能源消费分析及需求预测

发布时间:2020-07-20 13:03
【摘要】:由于中国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革,使得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与升级,各行各业的运行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业的发展情况。因此,政府不断加大对交通业的投入并积极发展交通业,切实保障交通业的建设可以满足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需求。交通属于终端用能领域,其用能程度位于工业和生活之后,因此它将在中国社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论文中所涉及的交通终端能源消费概念囊括了交通运输行业和非行业,以及社会非运营的交通工具的运输能源消费。近年来,交通终端能源消费的增速不断加快,在社会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也持续增加,影响力十分强大。当前,中国交通业正处于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与急剧膨胀的能源消费的双重压力中,因此中国迫切需要解决交通能源的需求与消费问题。不仅如此,在能源储备紧张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发展也受制于高强度的交通能源消耗、交通拥堵以及大气污染等情况,而这些问题也恰恰成为了中国交通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以2002-2016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观察中国交通业终端能源消费的情况与规律,验证了中国近15年来交通终端能源消费的轨迹为“S”形。根据现实情况从多方面分析并确定了影响该轨迹的因素,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深层次挖掘所涉及的要素或指标对交通终端能源消费趋势的作用效果。从关系检验中得到与交通终端能源消费量相互影响指标即交通业产值,基于GM(1,1)模型分别预测了未来10年的交通终端能源需求与交通业产值,并对最终结果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至2026年,中国交通终端能源需求将持续扩大,而交通业产值也将继续增加。依据预测结果,未来中国可以通过对交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来缓解并改善中国交通终端能源需求方面的压力。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512;F206
【图文】:

情况,环境分析,财产收入,常住单位


第 3 章 中国交通业发展环境分析第 3 章 中国交通业发展环境分析3.1 中国交通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近几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突飞猛进,交通业也越发兴盛。为更切实的证明交通与能源间的关联情况,需要从影响中国交通业发展的各类指标着手考察能源消费与需求的关系。3.1.1 GDP 增长与经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作为大经济体的中国,其 GDP 的占比在持续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从长期观察可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总体平稳。而 GNI 为国民总收入,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 1 年获得的劳动者报酬、财产收入等原始收入的总额。

趋势图,邮政业,产值,变化趋势


图 3-2 2008-2017 年中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与人均 GDP 变化趋势Figure 3-2 Trends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warehousing and postal industry output and GDP pecapita in 2008-2017由上趋势图可见,近 10 年来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尽管人均 GDP 受到了 2008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但通过一年的调整又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2008-2017 年的恩格尔系数变化也佐证了中国人民的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各类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量大幅增加,其中,电脑、汽车等高端消费品的需求也大幅上升。该结论也可以从交通业产值的上升曲线中获知。事实上,除了私家车等家庭类产品以外,铁路、航空、水运方面还是具有刚性需求性质的。因此 2008 年、2009 年中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并未受到较大影响。同时,2016-2017 年的交通数据也预示着未来中国交通行业将大幅度持续发展。3.1.2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经济的增长与其规模的扩大,促使其结构日趋合理且被优化。经济结构的改善使得产业结构升级,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

产值,单位,情况,第三产业


图 3-3 中国 2008-2017 年三产产值情况(单位:亿元)Figure 3-3 The output value of China's tertiary industry from 2008 to 2017 (unit: 100 millionyuan)从中国三产的产值来讲,2008-2011 年中国第二产业始终超过第一和第三产业产值,居于首位。2011 年开始,第三产业快速成长,在 2012 年时该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持平,之后的 5 年又都超过第二产业,得到了持续的高速发展。而第一产业作为中国基础产业,该产值连续 10 年缓慢增长,一定程度证明了该产业发展进入饱和阶段。由上图可知,自 2012 年以来一产和二产的产值增速趋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17 年该产值已超过 400000 亿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峰玮;;未来中长期全国能源消费需求预测研究[J];中国煤炭;2015年06期

2 任继勤;梁策;白叶;;北京市终端能源消费与GDP及大气环境的关联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张毅;张恒奇;欧阳斌;达亚彬;;绿色低碳交通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及能源强度的趋势预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S3期

4 潘雄锋;刘清;张维维;;空间效应和产业转移双重视角下的我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分析[J];管理评论;2014年05期

5 朱胜清;曹卫东;罗健;蒋晓威;唐云云;;我国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演变响应的区域差异研究[J];人文地理;2013年06期

6 王羽丰;汪鹏;赵黛青;;区域客运交通能源消费量预测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07期

7 王贵成;张久铭;;灰色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中的应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2期

8 李虹;亚琨;;我国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基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11期

9 李泓泽;郭森;王宝;;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生产的灰色关联分析及能源需求预测[J];能源技术经济;2012年05期

10 刘佳骏;董锁成;李宇;;产业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贡献的空间分析——以中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固望;部门终端能源消费模型及其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宛钰;城市道路交通能源消耗测算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郑林;基于灰色理论的安徽省能源需求预测分析[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3 匡文博;城市交通能源消费总量的测算模型与情景分析[D];清华大学;2015年

4 刘汉;山西省经济增长、终端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孙浩;城市交通能源消耗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旭超;北京市终端能源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2763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763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0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