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A-CDM的航班延误恢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10:14
【摘要】:在民航运输领域中,航班延误由多重原因造成且难以避免。航班延误干扰了航空公司按照航班计划表的正常运行,不仅会给乘客带来诸多的不便,同时也会对航空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时甚至会影响航空公司的声誉。因此,提高延误后航班的调度能力,提升航班准点率,已成为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管理中的工作重点。机场协同决策是一个以提高机场整体运营效率为目标的系统。主要特点是提高航班运行过程中事件的可预见性,优化资源利用以及尽量减少航班延误。按照民航局规定,国内各大机场均需部署机场协同决策系统(A-CDM),旨在减少航班延误,提升航班正常率。如何将机场协同决策系统机制运用到航班延误恢复中,成为航空公司和机场共同面临的研究课题。在此之前国内外诸多学者从多个不同角度对航班延误恢复进行了研究。如何降低航空公司延误成本以及减少旅客延误时间,尽最大可能提升旅客服务满意度,一直是航班延误恢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以机场协同决策机制为基础,研究时隙分配以及机场、管制和航空公司三方信息共享协同决策的特点,并考虑协同过程中各方偏好,构建航班延误恢复模型。首先,将依据A-CDM时隙机制构建的时隙交换模型与以往的时隙压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其优劣性,确定了时隙分配在航班调配中的重要性。接下来在时隙分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到航班相互依赖性的航班延误取消模型,旨在为航空公司提供一个可以权衡航班延误调度策略的方案。最后,本文在实例验证中对该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表明对于大型枢纽机场,该模型的应用将会大幅缩减航空公司延误成本。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562
【图文】:

延误成本


图 3.4 延误成本结构航空公司内部时隙优化实际上是通过 A-CDM 系统来完成内部时隙的相互协调。例航空公司可以将一趟上座率较低的航班暂时延误,然后将另一架拥有更大运载能力的航班时刻提前,并将上座率较低的航班乘客协调至本航班,由此减少延误。.1 模型优化约束条件集合划分法在时隙交换过程中,对于提供“至多”、“至少”交换条件的问题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但过多的变量使得这种方法难以应对除最值之外的所有情况。在本节将讨论建立一种具有边界约束的网络流问题。将定义为所有可能交换的集合,二对时隙交换用 表示,其实际意义为航空公司愿意将航班 下调至不 时刻,并将航班 向上调至不晚于 的时刻。接下来将讨论时隙协调问题模型立。

时隙,航班,航空公司,航班时刻


图 3.5 时隙网络约束结构求解算法M 的核心机制不是将单个的航班起降录入到系统的时刻表中,而公司,由此产生了针对空管单方决策的 RBS(Recovering Beam法与协同决策时隙交换机制下的压缩算法。算法是根据航空公司航班时刻表,为航空公司创建航班时刻时隙的 算法,航空公司根据其原先预定的离港时间分配航班时刻。如果,航空公司并不愿意放弃这趟航班所占用的时刻,这是在 CDM 情,由此所产生的问题就是机场、管制及航空公司三部门对于航低下,离港时段可能分配给了已经取消的航班,因此无法将这段航班。但是,RBS 算法的最终结果其实并不应被视为机场航班的

航班,时隙,示例,航空公司


也就是说,这种大面积航班延误的情况下,将会产生没有分配到航班的时刻。压缩算法的目的就是在航班计划中,不断地向上移动航班以填充这些时刻,使整个机场的航班时刻得以充分利用。压缩算法的基本思想是让航空公司对已经产生的时隙进行“回收再利用”,为了说明这种算法,采用图 3.6 进行示例。图 3.6 的左侧表示在执行压缩算法之前航班的初始分配计划,与每个航班相对应的是其最早离港时间,每个时隙都会有一个相应的时段。需要注意的是,假设 A2 航班取消(深色部分)。图 3.6 的右侧表格为执行了时隙压缩算法之后的航班时刻表格。第一步,压缩算法尝试填充由于航空公司 A 取消航班 A2 造成的航班时刻 2 空缺。由于航空公司 a1 没有可以使用该航班时刻的航班,所以将该时隙分配给了航班 b1,而航空公司获得时隙 3 的所有权。对于时隙 3 重复该过程,这将导致航班 c1 分配给时隙3,并将时隙 4 的所有权转交给 a。那么现在,时隙 4 就可以由航空公司 a 来使用,并将其分配给航班 a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虎;;航班延误因素分析与其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年10期

2 ;白云机场将成为全国首家电子机场[J];广东交通;2005年05期

3 航综;;代表委员为航班正点建言献策[J];广东交通;2010年02期

4 熙怡;;欧盟航班延误超3小时乘客最高可获赔600欧元[J];广东交通;2012年06期

5 吴景明;;航班延误的间接损失也应该赔[J];消费者报道;2015年08期

6 苏小妹;;航班延误补偿乱象[J];消费者报道;2013年05期

7 张晓玉;章昊灵;;航班延误引发的乘客心理问题与服务策略探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8 靳懿德;;关于航班延误的法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8年30期

9 邹辉;;国外航班延误处置机制及其借鉴价值[J];民航管理;2013年08期

10 黄聪;;对现阶段我国航班延误补偿政策的思考[J];民航管理;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明亮;王青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航空公司改善航班延误程度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2 ;降低过站航班因机务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率[A];山东省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QC成果集[C];2002年

3 王楠;杨洪儒;周建军;曹敦波;;乌鲁木齐机场恶劣天气对起飞航班延误影响的量化研究[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4 青年论坛[C];2018年

4 肖雪;;提高航班管理 构建和谐民航[A];“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5 王勇;;浅析航班延误后的地面服务工作[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6 赵金;;航班延误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A];“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7 王苗苗;;治理航班大面积延误 提升中国民航运行品质[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8 唐小卫;郝静麒;;枢纽机场加油车仿真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六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下册)[C];2014年

9 徐东生;;可靠性管理在飞机维修领域的应用[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冯思轶;胡晓芸;李沁;;基于CDM的航班综合信息应用平台研究[A];上海空港(第17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董伟;飞机晚点招行“赔你等”[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员 韩磊;航班延误别让旅客雾里看花[N];中国民航报;2018年

3 民航广西监管局 李东一;从一起投诉看如何加强航班延误后服务[N];中国民航报;2019年

4 洪永 记者 何星辉;“大雾神器”并不能彻底终结航班延误[N];科技日报;2018年

5 记者 赵展慧;大兴机场航班延误将有效减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

6 黄保才;一次航班延误引发的思考[N];台州日报;2019年

7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航班延误每年损失超20亿 应加快航空航天立法[N];证券时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孙震;欧盟:航班延误严格赔偿[N];中国青年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杨杰 实习生 张凌云;航班延误,能不能赔[N];中国青年报;2013年

10 本报通讯员 张珂;航班延误险 怎么买不吃亏?[N];中国民航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贾传亮;航空公司正点率考核与飞行员培养规划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姚韵;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管理和调度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陈海燕;动态数据驱动的航班延误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刘玉洁;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班延误与波及预测[D];天津大学;2009年

5 曹卫东;基于改进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的航班延误波及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6 杜婧;航线网络稳定性分析与控制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7 荣耀;通用企业级应用业务基础软件平台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刘小平;航班延误情境下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致因机理及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巡;航空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与航班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薇竹;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的航班延误管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2 陈丹;民航领域延误现象防范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瞿佳琪;航班延误下旅客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4 杨丰宁;基于A-CDM的航班延误恢复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9年

5 张鹏;雷雨天气引发的航班延误初步量化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9年

6 彭染晴;航班延误所致旅客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7 满兵兵;哈尔滨机场处理航班延误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8 吴明海;航班延误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9 冯晨曦;桃仙国际机场飞机延误风险管理体系构建[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10 张皓瑜;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航班延误传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1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791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0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