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多方法组合的城市交通指数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15:34
   在现代工业社会,资源会向少数大城市集中,以取得“规模经济效应”。由此,“大城市病”也就不可避免。近年来,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使城市道路交通资源的发展相形见拙,形成了交通瓶颈,城市交通问题成为“大城市病”最集中的体现。本论文源于国家973项目“现代城市‘病'的系统识别理论和生态调控机理”,意在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交通信息资源,将城市的交通系统的综合状况指标量化,并简化成一个相对数——交通指数,不但对政府部门、交通管理人员、车辆驾驶人员了解交通的总体态势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社会公众对交通信息的掌握。目前,国内对于城市交通系统的综合评价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交通指数方面的研究更少。所以本论文对我国交通指数编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试图以交通指数来评价城市交通系统的综合状况。 本论文首先对已有的交通指数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提炼出了本文编制交通指数可以借鉴的思想和方法。然后对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和不同指数的计算模型进行研究,选择出适用于城市交通系统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和与之相对应的指数模型——线性加权法。 在编制城市交通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以“畅通工程”中的指标为依据,并且根据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将城市交通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层,目标层为城市交通综合状态评价,准则层分为交通管理设施、道路基础设施、交通安全、交通秩序等十个评价子系统,指标层有52个指标,其中定量指标为43个,定性指标为9个,并且对每个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在确定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由专家填写判断矩阵表格,使用和积法计算相对权重,最后使用矩阵乘法求出各指标的绝对权重。同时,在确定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时使用了变异系数法。主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方法使权值更加精确。 本论文以武汉市为实例,通过《2006武汉交通年度发展报告》和《2006武汉统计年鉴》收集各指标的数据,参照各指标对应指数的分级表,利用广义函数法将各指标值无量纲化,再使用线性加权法得出最终的城市交通指数。最后对城市交通指数的实用性进行评估。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224;F57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已有交通指数研究成果的借鉴
    2.1 可持续交通发展指数
        2.1.1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2.1.2 确定评价指标
        2.1.3 隶属度计算
        2.1.4 权重计算
        2.1.5 综合指数及分级
    2.2 交通发展指数
        2.2.1 选择交通特征量
        2.2.2 原始数据的同性化、标准化处理
        2.2.3 主成分分析
    2.3 城市交通综合指数
    2.4 交通出行指数
第3章 城市交通的综合评价方法
    3.1 综合评价的原则
    3.2 综合评价方法
        3.2.1 层次分析法
        3.2.2 主成分分析法
        3.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4章 基于多方法的城市交通指数评价模型
    4.1 指数计算模型
        4.1.1 线性加权综合法
        4.1.2 非线性加权综合法
        4.1.3 理想点法
    4.2 与综合方法对应的城市交通指数模型
第5章 城市交通指数模型的评价指标及处理
    5.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2 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
    5.3 指数模型与评价指标的结合
第6章 城市交通指数的编制方法
    6.1 城市交通指数的编制方法
    6.2 城市交通指数的编制步骤
        6.2.1 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
        6.2.2 城市交通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6.2.3 确定指标权重
        6.2.4 收集和计算城市交通系统评价的各指标的数据
        6.2.5 城市交通系统评价的指标的无量纲化
        6.2.6 使用线性加权的指数模型计算总指数
第7章 以武汉为实例进行交通系统的综合评价
    7.1 武汉城市交通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7.2 确定武汉城市交通系统评价的各指标权重
        7.2.1 指标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7.2.2 准则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7.2.3 指标层总排序的权重
    7.3 武汉城市交通评价指标
    7.4 定量指标的无量纲化
        7.4.1 A类城市各指标的评价标准
        7.4.2 数据的处理
    7.5 定性指标的得分
    7.6 用线性加权的指数模型计算总指数
第8章 交通指数的实用性评估及结论
    8.1 城市交通指数的实用性评估
    8.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附录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邓元慧;基于三维层面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汪洋;道路交通安全组合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夏平嵩;组合预测模型在B2B风险客户研究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许怡;青海省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交通系统综合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8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48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3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