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环渤海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7:03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了全球产业转移和生产资源的全球化的配置。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加工厂的地位己经确立,促进我国港口产业飞速发展,促使沿海港口的数量和规模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港口在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增强,在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三大主要港口群:一是围绕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国际航运中心而发展起来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二是以香港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的,以香港、深圳和广州三港为主体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三是以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以大连、天津和青岛三港各自形成特色发展为主体的环渤海湾港口群。 本文首先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分析方法,研究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关系。从整体上得到港口吞吐量增长与港口直接经济腹地GDP的增加互为原因,且这种良好的相互促进的作用的可以持续2~5年。揭示了近年来我国港口迅猛发展的原动力,证明了腹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对港口竞争力有着巨大的影响。 技术效率是对港口实现投入最小化或产出最大化有效程度的度量,提高港口的技术效率水平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方法(DEA方法)实证分析了环渤海地区港口的技术效率,并再将其作为影响港口综合竞争力一个因素进行港口综合竞争力因子分析。 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上,以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从港口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出发,比较了环渤海港群中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营口港、烟台港、秦皇岛港和日照港的港口条件和经营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吞吐量、集疏运条件、腹地经济和发展潜力等。随后,建立包括港口技术效率、腹地经济指标等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七个港口的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发现:天津港的腹地经济增长对港口吞吐量的增长带动作用最强;青岛港生产力发展潜力最高;大连港近年来发展相对较保守,但在基础设施、生产能力方面拥有优势。 综合本文的研究,环渤海地区三个枢纽港的发展各具特点。为了保证环渤海港群的合理建设及协调发展,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环渤海港群建设的战略规划,即三大枢纽港应在港口充分合作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竞争,带动环渤海地区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552
【部分图文】:

分布图,沿海港口,港口群,分布图


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湾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五大港口群,标志着中国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见图1.1。在对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的规划上,《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将这一地区分为3个次级港口群,分别为:辽宁港口群、津冀港口群和山东沿海港口群。并分别以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为主导对这3个次级港口群进行了布局,明确了环渤海三大港在环渤海地区的主导地位。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港和营口港为主,包括丹东、锦州等港口组成,主要服务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辽宁沿海以大连、营口港为主布局大型、专业化的石油(特别是原油及其储备)、液化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散货的中转储运设施,相应布

港口,专利,青岛港


在生产力发展潜力方面,青岛港拥有着绝倍。青岛港本着自主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展目标,注重技术开发,注重工作效率,近年来发增至2007年的2.65亿吨,居世界大港第七位。集装万多标准箱,一路攀升,超过了日本、美国所有港口,界第十位。完成外贸吞吐量1.9亿吨,继续保持全国量8151万吨,其中完成进口铁矿石6086万吨,继续保量4470万吨,其中完成进口原油2773万吨,继续保方面,青岛港也占有优势,见图4.2,并且涌现出了许振超的新时期产业工人。目前,青岛港在深入开展重视效率,比拼效率的良好港口文化。同时,多项自了港口工作效率的提高。-一青岛港25。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装卸效率


400350300250200150100500︵蓄、n详︶铃娜权唇天津港青岛港大连港.集装箱单机最高装卸效率扭集装箱单船最高装卸效率图4.2港口装卸效率对比Fig.4.2Contrasttheeffieieneyoftheporthandling货运是六十年代初才出现的现代化运输方式,是现代化航运物流运输,发展很快。尽管集装箱船在世界商船总吨位中仅占3%,但却占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特约评论员;;打好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箱攻坚战[J];辽宁经济;2011年06期

2 王璨;刘巍;;突变论在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董岗;现代港口竞争力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郑辉;我国港口竞争力及其演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姜泰元;信息技术、供应链协调、供应链整合与港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吕梁;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及其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张颖华;港航产业成长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6 刘明辉;腹地型港口物流系统节点设施规划布局与运作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涛;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2 杨泽芳;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港口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王青芳;环渤海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阎媛;港口结构要素的反馈作用机制与综合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周浩;上海港和釜山港的港口竞争力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丁婉怡;珠三角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迪;辽宁沿海港口竞争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邵辉;莱州港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杨香凤;基于粗糙集的港口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10 李婷婷;基于证据推理法的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8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58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3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