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浦东机场IT技改项目群的协同管理及其信息集成平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16:36
   浦东机场IT技术改造项目是实现上海机场整体战略发展目标,提高旅客服务水平以及满足航空业务需要的重要途径。机场业主方在历年的IT技术改造中,存在着参建承包商众多,较难做好跨组织的协同管理;公司内部机构多,IT部门与其他二级单位较难实现信息协同;IT部门内部沟通方式单一,项目群的各项工作难以全面统筹等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分析浦东机场IT改造“协同”问题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提出“IT项目群协同管理及其信息集成平台”这一课题,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从民航机场大规模建设的时代背景出发,介绍浦东机场技改项目群管理模式,提出IT项目群的协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文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项目群管理、协同管理、信息集成平台的研究和实践展开综合论述,并从其他行业的项目群管理实践入手,总结其他行业项目群管理的特点。 (2)详细介绍T1航站楼IT技改项目群的背景、目标和具体内容,总结出IT项目群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紧、质量要求高、设计专业性强等一般性特征以及业主方对承建商合同管理协调量大、技改与运营矛盾多、相关用户单位协调难等独特性特征。分析项目群管理现状后指出协同管理是面临的最大问题。 (3)构建机场协同管理模型,根据模型从组织关系协同、业主方对承建商合同管理协同、IT项目间协同、IT部门与最终用户协同、IT部门与相关单位协同等5个角度总结技改项目群协同管理工作,挖掘分析浦东机场已经具备的协同能力。对协同管理的不足之处,提出通过信息集成平台来完善的策略。 (4)分析浦东机场现有IT系统对项目群协同管理支撑的局限性。运用现代信息系统设计方法,提出浦东机场协同理念和目标。建立功能结构模型、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和信息集成平台总体架构模型。提出包含协同管理模块、项目信息发布模块、系统维护模块等三个子系统的信息集成平台,这三个子系统共同构成浦东机场IT技改项目群协同管理的支撑平台,为解决项目群协同管理提供了方法指导。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270.7;F562
【部分图文】:

模型图,项目群,松散型,模型


就不能称为项目群管理。另外,Gray在其论文中提到了额外收益的问题,他认为如果运用了项目群管理,而没有附加的收益产生,那这种管理方式的应用则是没有意义的。紧密型的项目群模型如图2一2所示。 ;;;一 一一 …决几 几几一项目 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灰 灰自人人人 ~、一;、、、 、、 、、 扭 扭〕 〕〕 〕‘丫 丫丫 丫丫恤一时 时时 时撅 撅撅 撅育犷一 一一 一一 几丫、 ~~~~~~~认 认认 认儿丫 丫丫 丫丫 丫丫 丫一 一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一一项目E___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 一图2一2紧密型的项目群模型与松散型项目群模型中的对各项目微弱的控制力相比,紧密型的项目群模型,通过将各个项目纳入项目群,组成清晰地指令层次,高层管理者对于各项目可以进行强有力的控制。但是,这种过于中央集权的管理方式在项目的实践中很难得到彻底的应用。通过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和授权思想的引入

模型图,项目群,紧密型,模型


一一噢一一 项目B项目E图2一1松散型的项目群模型由于松散型分组形式对于基层项目管理人员和参与者意义并不大,为此,Gray又提出了第二种紧密型 (Strong)项目群定义:项目群是使用协同管理方法,以取得各项目独自管理时不能取得的收益的项目[l“l。紧密型项目群模型包含了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协同管理,他认为项目群作为一个整体,其存在与否关键是看是否存在项目群的管理方式,缺少了这个基本因素,就不能称为项目群管理。另外,Gray在其论文中提到了额外收益的问题,他认为如果运用了项目群管理,而没有附加的收益产生,那这种管理方式的应用则是没有意义的。紧密型的项目群模型如图2一2所示。 ;;;一 一一 …决几 几几一项目 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灰 灰自人人人 ~、一;、、、 、、 、、 扭 扭〕 〕〕 〕‘丫 丫丫 丫丫恤一时 时时 时撅 撅撅 撅育犷一 一一 一一 几丫、 ~~~~~~~认 认认 认儿丫 丫丫 丫丫 丫丫 丫一 一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一一项目E___一

模型图,项目群,模型


使得各项目管理可以及时、方便的获得其他相关项目的目标,建设进程和交付情况等信息,这样就能在无需中央机构指令的情况下进行高效的管理和良好的决策[l7]。开放型的项目群模型如图2一3所示。项项即一二 ---确确犷犷 犷 _一一丫 丫项 项 项 项肆狱 狱丫 丫 丫 丫 丫协协可可 可一谕前前 图2一3开放型的项目群模型对于紧密型和开放型项目群模型,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是要看项目所处的环境和项目的特点,这里提出应用模型的两个评价因素:接受度和实用性。紧密型模型的应用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是由于引入协同管理而产生的额外收益必须能清晰地识别并量化出来。管理效率或许算是一种收益,但是这种收益过于模糊,难以由此要求各个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因此而真正的投入到协同管理中,因此,实施协同管理之后必须使得更多,更好的项目能交付使用。第二个前提是:紧密型模型中的授权,以及管理控制体系必须清晰并且被各个项目的项目经理接受。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如果紧密型的模型中,需要对项目预算权利进行集中,则该模型在组织内部的推行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8]。Gray【’9]还提出了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阳;;多传感器协同管理研究[J];民营科技;2011年07期

2 赵彦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概念性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2期

3 许绍杰;谭贤四;张衡;;雷达器材供应保障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4 李立清;路海;李旭东;;基于协同管理的单件小批生产管理系统的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7期

5 张冬杨;;世界五大IT巨头纷纷布局“云战略”[J];物联网技术;2011年05期

6 刘志聪;;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挑战性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7 肖贵玉;;全面加强无线电管理助力“智慧城市”建设[J];上海信息化;2011年08期

8 吴巍;柳毅;王国宏;杨玉山;;辐射限制下有源无源协同跟踪技术[J];信息与控制;2011年03期

9 谢善益;;基于UCIM的数字化变电站及控制中心模型协同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5期

10 戴日光;唐虹;;异构环境下社区图书馆联盟网络平台设计探讨[J];现代情报;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东杰;易腐产品供应链中库存及补货策略的协同管理[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李灵;电子商务项目的协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张恽;我国电子政务IT治理模式与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朱镇;基于敏捷导向的电子供应链IT价值创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李晓东;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6 汪守国;IT业营销价值链主体对渠道模式的作用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李亚军;不确定It(?)随机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镇定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周力;IT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杨黎波;基于网络外部性与兼容性的企业IT能力匹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曾忠生;中国信托机构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硕华;浦东机场IT技改项目群的协同管理及其信息集成平台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冬瑜;重庆交通电子政务协同管理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李擘;平安证券IT运营部门管理诊断[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勉;云南地税立体化模式的IT运维体系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杨湘;建设项目的协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陈燕;IT从业人员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耗竭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许燕;IT业员工敬业度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马倩倩;IT企业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邬鹏翔;电信企业IT外包项目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梁曦文;H公司IT服务流程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5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75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1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