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环渤海主要港口吞吐量预测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18:44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增长,继长三角港口群和珠三角港口群后,环渤海港口群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第三个经济增长级。环渤海港口群的各个港口因为有着共同的经济腹地,各港口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预测环渤海港口群中主要港口吞吐量,有利于环渤海港口群的各个港口协调合作、优势互补、持续和谐的发展。港口吞吐量是衡量一个港口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港口吞吐量预测是港口规划及其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预测关系到港口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基本设施投资规模、港口的布局、泊位选址以及与集疏运相关的综合运输的建设,科学合理的港口吞吐量预测是港口主管部门进行正确决策和规划的基础,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的参考价值。 港口吞吐量的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但它们也受到一定规律的制约,如果能正确认识这些因素的变化和内在联系,掌握这些因素变化的规律性,选用合适的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出港口的吞吐量,在科学预测的港口吞吐量的基础上,做好港口发展规划,给港口合理的定位、避免重复建设、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让港口发挥最大效用。 本文重点研究环渤海主要港口吞吐量预测,首先从分析影响港口吞吐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入手,发掘这些因素与港口吞吐量内在联系与规律,通过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预测全国和沿海港口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所能达到的规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再预测环渤海港口群中的天津、大连和青岛港的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另外,本文还选用了趋势外推法中的三个预测模型,并对这三个模型原理作了详细的介绍,然后引用“逻辑斯谛生长函数”模型预测了天津、大连和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用指数平滑和灰色系统模型预测这三港的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最后,通过分析比较这些模型的预测结果,得出三港在2007和2010年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结果。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U652.14
【部分图文】:

“五年计划”,外贸发展,状况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2我国“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预测表2一1和图2一1是我国近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对外进出口总额发展概况。表2一1各“五年计划”对外进出口总额表单位:亿美元年年份份进出口口出口口进口口总总总额额年均增长长总额额年均增长长总额额年均增长长8881一85年年2905.44413.0%%%1281.6668.4%%%1523.66616.1%%%8886一90年年4864.11110.6%%%2325.33317.8%%%2538.4444.8%%%9991一95年年10144.55519.5%%%5183.55519.1%%%4961.00019.9%%%%%%.00年年17739.22210.9%%%9616.99910.9%%%8122.33310,7%%%0001一05年年45583.00024.6%%%23853.00025.0%%%21730.00024.0%%%资料来源:海关统计年鉴2005图2一1我国“五年计划”期间的外贸发展状况图由上图2一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五年计划”的外贸进出口的增长速度是呈波浪形发展的。用MATLAB软件和回归分析,我们很容易得到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外贸额平均增长率为n.5%。所以有下式x,.…_‘。=1422lx自+0.115、(‘一,oo,)(i为年份)(2一2)“进出口总额一i了“工n、1’U.ii以,、‘/J’

散点图,内贸,吞吐量,散点图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1.1内贸吞吐量回归模型预测由表3一1和表3一2作我国GDP与沿海内贸吞吐量散点图(图3一1)。GGGDP与沿海内贸吞吐量量lll任任111333111222111111111000999998888877777‘‘666肥肥555创创艾艾怜怜左左斌斌乏乏仗仗11100000000GDP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00图3一1我国GDP与沿海内贸吞吐量散点图根据图3一1,对1992年至2004年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我国GDP关系的分析发现,货物吞吐量和GDP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但这种线性关系以1998年为分界点,此前和此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线性关系,1998年后的斜率增大,说明随着我国经济重化工业化的进行,对大宗货物的需求成为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动力,单位GDP的增长需要更多的能源和原材料

关系图,外贸,进出口总额,吞吐量


一5进出口总额与外贸吞吐量关系图由图3一,5方程为:玖用OFFICE一EXCEL进行多项式拟合,经计算,二者的定量预测=0.00lX+0.6478(X为外贸进出口总额值)(3一3)。、,一,姓太粉。=13,自由度为11,R之=0.986,相天杀致找二u.,,J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2010年6月)[J];珠江水运;2010年07期

2 崔巍;叶佳;;基于三次指数平滑的珠江内河集装箱吞吐量预测[J];珠江水运;2011年12期

3 张景银;;2010年旅客吞吐量前150名机场[J];空运商务;2011年15期

4 吕菲;刘亚军;;秦皇岛市地面塌陷模糊层次综合预测[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李育新;;分源法在矿井瓦斯涌出预测中的应用[J];硅谷;2011年14期

6 魏永涛;汪晋宽;王翠荣;张琨;;基于小波变换与组合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7 李睿;侯宇;刘淑聪;赵国星;刘国豪;许铁;;基于神经网络的泵机组运行效率研究[J];石油石化节能;2011年04期

8 李磊;潘慧玲;;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沈丹萍;沈连丰;吴名;鲍楠;孙元凯;王欣;;基于自适应帧聚合机制的无线局域网吞吐量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陶海龙;李小平;张胜召;辜琳丽;;基于IPSO-BP神经网络的铁路客运量预测[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波;大型集装箱港口建设的风险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孙玉峰;日照港大宗散货物流系统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苏安双;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及开裂趋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李哲敏;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李国和;基于线性扰动分析的高速切削过程绝热剪切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罗清;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韩文蕾;中国股票市场的非线性分析与预测[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杭雷鸣;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谢刚;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岑翼刚;一类单(多)小波构造方法及小波信号处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超风;环渤海主要港口吞吐量预测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潘亚军;TCP吞吐量测量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驰;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预测方法和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卉;J港发展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改;大连口岸集装箱场站布局及发展规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张常汉;提高宁波港集装箱通过能力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7 林波;威海港发展规划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8 曹德信;中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9 许伟娟;龙口港发展战略规划[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陈峰;扬州港港口泊位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75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75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a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