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进度目标规划研究
【学位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42;F284
【部分图文】:
资料来源:满庆鹏,建筑施工进度计划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褚春超[’7]在借鉴与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项目进度计划制定的流程,见下图1一2:1.1力确项日日初毛a-工贞目」几系人各方的百衍求都明确吗?b.巧工目I几系人各方又寸日相毛川二解一致吗?c.巧之目日初几符合SMART原则!吗?币新讨论项目目标价了每巧乏都没问越_l吗?一否2.明确工作任务,建立WBSa完成项日必须做什么!二作?b.征项工序有准来完成?c.估计完成征项!二作需要多长时!、刁?d.完成每项卜序都需要什么资源?e.完成征项曰事的费用是多少?是少页日日彻之没!句题李3.建众项日「序网全齐图a.确定「序问的逻牡t红l红乏关系;b.明确工序的日期限定要求:c.确定工序}、,J的资满刃制约关系;d.确定工序间其他特殊的依赖关系。4.项目网络计算a.调整卜序l司的关系;b.调整I几J争rl勺I二期。.前推训算求得项目上期、工序的最I浮时问参数;.后推计算求得曰争的坡晚时间参数;ab尹币c.计算工序的时差信息和项日关键路径d.获得初步项日资源使用计划。生时差子创日内调1芝七j字,有断两足要求尹了些乡?工页目l几三驯不n资源币用训一划满足要求、、、~“马?一产一一.飞互足否)听有项日干系人又」i}一戈口都矛茜意1115?_是5.训一划结果确定,建众项日11志a.建立项目基线进度计划;b.建立项目费用曲线和挣值底线;c.将相关人员签字的训一划书归档,形成项日日志:cL将确认的结果卜达各相关人员。资料来源:褚春超.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融机构及政府的行政监管。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是建设项目的主要参建单位[41。设计方、施工方和供货方项目管理是从各自企业的角度对项目相关阶段进行管理,组成一个项目管理系统,完成各自任务的同时实现其自身效益,见图2一1。由于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高速公路项目进行管理,各自都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很可能使项目管理系统内部因个体的某些行为而导致许多隐性的风险。而且,高速公路项目的全过程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外部环境影响,这给项目带来的风险更是难以预料及控制的。高速公路项目的“内忧外患”是项目复杂性的突出表现,虽然有忧也有患,但是高速公路项目的价值与收益却是无法精确量化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青;郭留洋;符桃;;基于关键链技术的工程项目进度规划问题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严复海;党星;颜文虎;;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和趋势综述[J];管理现代化;2007年02期
3 王祖和,亓霞;多资源均衡的权重优选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4 李林,李树丞,王道平;基于风险分析的项目工期的估算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2001年05期
5 刘相斌,朱嬿;住宅建设项目多目标模糊动态规划决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王为新;李原;张开富;;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模式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1期
7 张杰;李原;张开富;杨海成;;项目管理中进度调整的模糊动态规划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年08期
8 李占强;张吉军;;R&D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05年12期
9 赵勇,孙中党,吴明作;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年03期
10 钱昊,马维珍;层次分析法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轩伟;群体决策和多目标决策的若干理论和方法[D];上海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巨;哈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王进华;研发项目进度规划与动态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杨宏刚;基于控制论的系统安全评价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明哲;社会效益:理论、指标体系与方法探索[D];兰州大学;2007年
5 康洁;保险公司建筑安装工程保险承保后风险控制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6 李振霞;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动态管理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秦建军;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度、质量控制及业主风险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8 曹政国;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承包商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钱坤;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李洁;高速公路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8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7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