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线航道通航能力与物流需求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2 10:36
长江航道作为内陆的黄金水道,横贯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不占用土地资源,清洁、廉价,其建设却长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长期滞后。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世纪90年代长江航运一直呈低位徘徊态势,航运需求增长缓慢,航道利用率不高。 随着长江沿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沿江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物流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环保、信息化和航运物流的快速发展成为沿江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由于投入不足,航道现有的承载能力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和物流发展要求不协调,远不能满足沿江经济和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与发达国家航道利用程度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目前长江航道基本上处于天然状态,自上而下的众多滩险限制了航运的进一步发展。 长江航道作为长江航运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基础,虽然近年来航道通航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长江航道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还远不能满足长江航运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提高长江航道通航能力与沿江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适应性有助于推进沿江地区现代物流的发展,为长江沿江工业经济带的快速发展提供高效、通畅的运输网络支撑。通常,航道通航能力是仅从量上来反映,本文结合现代物流的理念,不仅仅是从量上来分析,更是从其信息化程度、通航稳定性和通过能力上的匹配程度来反映适应性。这里所指的物流需求包含了现代物流的需求的特征:物流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时性、信息化建设等。 本文通过对沿江七省二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物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阐明了沿江现代物流需求特征,结合沿江综合运输方式对长江航运的影响,明确沿江现代物流发展对长江航道建设的需求。预测沿江地区水平年的物流需求量,分析长江干线通航条件,预测长江干线航道在水平年的通航能力,并对二者在水平年的适应性做定量分析,最后定义航道通航能力与物流需求适应性内涵,建立DEA模型,对长江干线航道通航能力与现代物流需求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改进长江航道适应水平的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552.7;F259.27;F224
【部分图文】: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长江历来是我国交通运输的大动脉,航运条件优越,素有“黄金水道”之称,自下而上流经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如图2一1。长江干线货物运输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欧洲的莱茵河,成为世界上内河运输最为繁忙的通航河流。长江流域集聚了我国41%以上的经济总量、40%的人口和60%的国民生产总值。长江水运在流域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沿江七省二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保障作用。图2一1长江水系图长江沿江七省二市资源丰富、产业密集,由于长江东中西部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性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上中下游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产业布局。上游地区形成了以矿产、机械和农产品等为主的产业带;中游地区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石化、冶金、汽车和建材等为主的产业带;下游地区则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高新技术等为主的产业带【’21。沿江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
长江沿江七省二市的全社会货运量己达到682437.88万吨,其中,水运量为126305万吨。江苏、安徽、上海的水运量所占全社会货运总量比例较大,具体见表2一2和图2一2。表2一2沿江地区七省二市2007年物流量现状全全社会货运量(万吨 )))682437.8888其其中:铁路 路 83405.0000公公路 路 472359.0000水水路 路 126305.00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94566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552.7;F259.27;F224
【部分图文】: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长江历来是我国交通运输的大动脉,航运条件优越,素有“黄金水道”之称,自下而上流经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如图2一1。长江干线货物运输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欧洲的莱茵河,成为世界上内河运输最为繁忙的通航河流。长江流域集聚了我国41%以上的经济总量、40%的人口和60%的国民生产总值。长江水运在流域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沿江七省二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保障作用。图2一1长江水系图长江沿江七省二市资源丰富、产业密集,由于长江东中西部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性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上中下游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产业布局。上游地区形成了以矿产、机械和农产品等为主的产业带;中游地区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石化、冶金、汽车和建材等为主的产业带;下游地区则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高新技术等为主的产业带【’21。沿江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
长江沿江七省二市的全社会货运量己达到682437.88万吨,其中,水运量为126305万吨。江苏、安徽、上海的水运量所占全社会货运总量比例较大,具体见表2一2和图2一2。表2一2沿江地区七省二市2007年物流量现状全全社会货运量(万吨 )))682437.8888其其中:铁路 路 83405.0000公公路 路 472359.0000水水路 路 126305.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新艳,朱汉民;湖北省物流产业的信息化需求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彭育威,吴守宪,徐小湛;MATLAB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亚丽;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魏巧云;我国水路货物运输流向分析与预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94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94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