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竞合关系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0 17:47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民航运输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在高速铁路投入运行的线路上,航班大量减少,甚至被迫取消该航线的航班。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都有自己的技术特征和优势、劣势,二者之间除了竞争之外还存在一定的合作协同效应,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进一步提高二者运输效率和协同效率,进而实现交通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摆在政府和交通运输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对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竞争关系的研究中,利用Logit方程分析二者之间的客流分担情况(即市场份额)是比较成熟的做法。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将中国民航各个运输企业看作一个竞争主体,研究分析影响其与高速铁路之间竞争关系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借助Logit方程构建了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竞争模型,分析了当运输距离、高铁票价发生变化时二者在市场份额方面的替代情况。通过分析认为,当运输距离低于600公里时,高速铁路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大,高速铁路竞争优势逐渐减弱,民航运输竞争优势逐渐增强,但此时高速铁路的市场份额大于民航运输的市场份额。当运输距离达到1000公里左右时,二者市场份额基本相等,即竞争优势不相上下,此时价格、服务成为影响二者竞争力...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2章 我国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发展现状及技术特征比较
    2.1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2.2 我国民航运输业发展现状
    2.3 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技术特征分析
第3章 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竞争关系分析
    3.1 影响旅客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
    3.2 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竞争模型
    3.3 实例分析
第4章 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合作关系分析
    4.1 空铁联运及其实践模式
    4.2 空铁联运在欧洲的实践
    4.3 空铁联运影响与效益
    4.4 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合作实例分析-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成果总结
    5.2 相关政策与建议
    5.3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空铁联运模式研究[J]. 田雨.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15)
[2]高铁与民航的竞争博弈及其空间效应——以京沪高铁为例[J]. 丁金学,金凤君,王姣娥,刘东.  经济地理. 2013(05)
[3]2012年高铁对民航业影响监测报告[J]. 尚千会,田峰,刘向欣,钟山.  中国民用航空. 2013(04)
[4]数据解读京广高铁对民航的冲击[J]. 林智杰.  中国民用航空. 2013(04)
[5]中国高铁与民航的空间服务市场竞合分析与模拟[J]. 王姣娥,胡浩.  地理学报. 2013(02)
[6]高铁驱动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特征与机制研究——以京沪高铁为例[J]. 于涛,陈昭,朱鹏宇.  地理科学. 2012(09)
[7]欧洲空铁联运模式给我国民航带来的启示[J]. 李小鹏.  空运商务. 2011(23)
[8]高铁与民航——“瑜亮之争”?——从竞合角度分析高铁对民航的影响[J]. 李春玲,何青梅.  交通企业管理. 2011(10)
[9]空铁竞争分析和空铁联运猜想[J]. 袁佳.  企业导报. 2011(19)
[10]建设虹桥枢纽 服务区域经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运营[J]. 赵海波,董润润,刘武君.  城市规划. 2011(04)

硕士论文
[1]长春—吉林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公路交通需求的影响研究[D]. 王京.吉林大学 2009
[2]高速铁路对城镇体系发展影响的研究[D]. 张萃.南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91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091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2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