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太铁路与沿线经济发展:1907-1937
发布时间:2021-04-07 08:47
正太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国有窄轨铁路。1907年正太铁路建成通车,它的开通,影响到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铁路辐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章首先考察了该铁路自身的发展历程,包括修建过程、对沿线交通格局的影响、运营状况以及制约运营的因素等。尤其对1907—1937时段内的运营状况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考察。货运为主,客运为副是正太铁路运输上的主要特色,这也符合铁路经济原理。频繁的战争和动荡的政局,地理环境的制约,经营管理不善是制约正太铁路运营发展的主要因素。正太铁路沿线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沿线煤炭资源是正太铁路修建的主要原因之一,铁路运输与矿业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铁路的开通促进了沿线煤炭业的发展,煤炭业的发展又为铁路运输提供重要货源。但是铁路沿线煤炭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军阀割据、战争频仍,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煤炭产销成本高昂,车皮缺乏、运力不足又制约了铁路沿线煤炭业的发展。铁路的开通,有效地促进了沿线各地及辐射地区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衰变迁。铁路修建,工矿开发,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和方式传入,加快了城市的发展速度,调整了城市发展的内部结构。铁路在给沿线站点带来物流和...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学术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及资料情况
三 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正太铁路的修筑与运营(1896—1937)
一 修筑历程
1 筑路拟议
2 修筑概况
3 各支线的修筑
二 铁路开通与地区交通格局的巨变
三 运营状况分析
四 影响运营的主要制约因素
1 政治环境与战争
2 地理环境的限制
3 经营管理不善
第二章 正太铁路与沿线煤炭业的发展
一 沿线煤炭资源丰富
二 沿线煤矿业的发展
1 路局重视煤运
2 沿线煤矿业的发展状况
三 沿线煤炭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 军阀割据,战事频仍
2 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
3 煤炭产销成本高昂
4 车皮缺乏,运力不足
第三章 正太铁路与商业的发展
一 商业城镇的变迁
1 传统城镇的兴衰
2 新兴市镇的发展
二 正太铁路与地区粮食市场
1 山西与河北的粮食市场的形成
2 山西粮食的运销
三 铁路与传统市场网络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铁路与山西城镇的变动:1907-1937[J]. 江沛,李丽娜. 民国档案. 2007(02)
[2]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观念变迁[J]. 车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3]平绥铁路与农产品商品化[J]. 杨文生. 中国农史. 2006(03)
[4]铁路与石家庄城市的崛起:1905—1937年[J]. 江沛,熊亚平. 近代史研究. 2005(03)
[5]抗日战争前后华北作物种植的变化趋势——以棉花与粮食作物对比为中心[J]. 王加华. 中国农史. 2004(02)
[6]近代华北的农业特点与生活周期[J]. 王建革. 中国农史. 2003(03)
[7]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J]. 许檀.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8]近代华北的耕作制度及其生态与社会适应[J]. 王建革. 古今农业. 2001(04)
[9]滇越铁路与云南近代进出口贸易[J]. 顾继国,杨金江.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10]“三料”危机:华北平原传统农业生态特点分析[J]. 王建革. 古今农业. 1999(03)
本文编号:3123178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学术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及资料情况
三 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正太铁路的修筑与运营(1896—1937)
一 修筑历程
1 筑路拟议
2 修筑概况
3 各支线的修筑
二 铁路开通与地区交通格局的巨变
三 运营状况分析
四 影响运营的主要制约因素
1 政治环境与战争
2 地理环境的限制
3 经营管理不善
第二章 正太铁路与沿线煤炭业的发展
一 沿线煤炭资源丰富
二 沿线煤矿业的发展
1 路局重视煤运
2 沿线煤矿业的发展状况
三 沿线煤炭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 军阀割据,战事频仍
2 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
3 煤炭产销成本高昂
4 车皮缺乏,运力不足
第三章 正太铁路与商业的发展
一 商业城镇的变迁
1 传统城镇的兴衰
2 新兴市镇的发展
二 正太铁路与地区粮食市场
1 山西与河北的粮食市场的形成
2 山西粮食的运销
三 铁路与传统市场网络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铁路与山西城镇的变动:1907-1937[J]. 江沛,李丽娜. 民国档案. 2007(02)
[2]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观念变迁[J]. 车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3]平绥铁路与农产品商品化[J]. 杨文生. 中国农史. 2006(03)
[4]铁路与石家庄城市的崛起:1905—1937年[J]. 江沛,熊亚平. 近代史研究. 2005(03)
[5]抗日战争前后华北作物种植的变化趋势——以棉花与粮食作物对比为中心[J]. 王加华. 中国农史. 2004(02)
[6]近代华北的农业特点与生活周期[J]. 王建革. 中国农史. 2003(03)
[7]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J]. 许檀.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8]近代华北的耕作制度及其生态与社会适应[J]. 王建革. 古今农业. 2001(04)
[9]滇越铁路与云南近代进出口贸易[J]. 顾继国,杨金江.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10]“三料”危机:华北平原传统农业生态特点分析[J]. 王建革. 古今农业. 1999(03)
本文编号:3123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123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