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7 19:29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新",体现在路线新、领域新、平台新和圈子新。新通道沿线省份与东盟各国在金融、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领域进行了合作,主要方式是参与彼此域内和第三方市场的项目。湛江地处新通道北部湾衔接点,主动参与新通道合作对湛江的自身发展和新通道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湛江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进"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建设,广泛开展点式项目合作、线式产业链合作、面式园区合作等,实现湛江和新通道沿线省市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41(0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内涵
(一)陆海联运打造的路线“新”
(二)倡议项目落地的领域“新”
(三)国家意志发展的平台“新”
(四)经济合作共赢的圈子“新”
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省份与东盟各国合作领域与推进方式
(一)沿线省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领域
1.金融领域
2.航空产业领域
3.交通物流领域
4.信息通信领域
(二)沿线省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方式
三、湛江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要意义
(一)湛江发展亟须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升级发展需要湛江的参与
四、湛江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合作模式
(一)点式-项目合作模式
1.优化产能布局
2.跨区域项目合作
(二)线式-产业链合作模式
1.物流产业链建设
2.石化产业链建设
(三)面式-园区合作模式
1.加强产融结合
2.建立现代产业园区
3.以沿线省市为着力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基于对复合地区主义的再思考[J]. 张弛. 东北亚论坛. 2020(02)
[2]西部区域发展均衡度测算及其动态分析[J]. 向玲凛. 统计与决策. 2020(02)
[3]西部崛起中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均衡增长研究[J]. 田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4]“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初探[J]. 杨祥章,郑永年. 南洋问题研究. 2019(01)
[5]区域产业转移对西部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J]. 张营营,高煜. 经济问题探索. 2018(12)
[6]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 落实“南海丝路”倡议——基于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视角[J]. 许抄军,王亚新,杨少文,陈臻.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7]北部湾“东轴”城市空间经济关系发展研究[J]. 杨少文,许抄军,王亚新,陈臻.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8]中国—东盟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创新[J]. 全毅,尹竹. 东南亚研究. 2017(06)
[9]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对接”策略[J]. 程大为. 人民论坛. 2017(17)
[10]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创新[J]. 刘清才,张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本文编号:3164034
【文章来源】: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41(0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内涵
(一)陆海联运打造的路线“新”
(二)倡议项目落地的领域“新”
(三)国家意志发展的平台“新”
(四)经济合作共赢的圈子“新”
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省份与东盟各国合作领域与推进方式
(一)沿线省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领域
1.金融领域
2.航空产业领域
3.交通物流领域
4.信息通信领域
(二)沿线省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方式
三、湛江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要意义
(一)湛江发展亟须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升级发展需要湛江的参与
四、湛江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合作模式
(一)点式-项目合作模式
1.优化产能布局
2.跨区域项目合作
(二)线式-产业链合作模式
1.物流产业链建设
2.石化产业链建设
(三)面式-园区合作模式
1.加强产融结合
2.建立现代产业园区
3.以沿线省市为着力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基于对复合地区主义的再思考[J]. 张弛. 东北亚论坛. 2020(02)
[2]西部区域发展均衡度测算及其动态分析[J]. 向玲凛. 统计与决策. 2020(02)
[3]西部崛起中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均衡增长研究[J]. 田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4]“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初探[J]. 杨祥章,郑永年. 南洋问题研究. 2019(01)
[5]区域产业转移对西部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J]. 张营营,高煜. 经济问题探索. 2018(12)
[6]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 落实“南海丝路”倡议——基于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视角[J]. 许抄军,王亚新,杨少文,陈臻.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7]北部湾“东轴”城市空间经济关系发展研究[J]. 杨少文,许抄军,王亚新,陈臻.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8]中国—东盟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创新[J]. 全毅,尹竹. 东南亚研究. 2017(06)
[9]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对接”策略[J]. 程大为. 人民论坛. 2017(17)
[10]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创新[J]. 刘清才,张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本文编号:3164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16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