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长江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络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11:02

  本文关键词:长江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络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测算了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长度维数,分枝维数、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关联维数等分形维数。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1)高速公路网已具备分形结构特征,并以上海市为中心区域按自相似性向外延展;但路网密度尚未饱和,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连通性上还有更大发展空间;(2)城镇体系分布表现出自相似性结构,总体上仍呈空间集聚格局;但是基于220个县级城镇单位的随机分布出现了非向心性态势,说明城镇体系与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实现整合,网络需要完善;(3)地级以上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网络的联通度已经达到了甚至超过了极限水平。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高速公路网络 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 分形维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73)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402)
【分类号】:F542;F299.27;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城镇体系和交通网络的发展是一种空间互动过程,城市体系的建设与交通网络的发展应该是同步进行的[1]。交通与城市、区域空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交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领域之一,而交通网络与城镇体系关系更是重点和前沿领域[2]。目前国内外关于交通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德熙,吴新纪,张鉴,曹国华;高速公路与城市布局的关系──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4期

2 潘海啸,粟亚娟;都市区高速公路对近域城镇发展影响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5期

3 顾朝林;张敏;张成;张晓明;汪淳;陈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展望[J];地理科学;2007年01期

4 陈彦光,刘继生;区域交通网络分形的DBM特征——交通网络Laplacian分形性质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1999年02期

5 金凤君;我国空间运输联系的实验研究——以货流为例[J];地理学报;1991年01期

6 刘继生,陈彦光;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探讨[J];地理学报;1999年05期

7 陈彦光,刘继生;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的定量描述:从信息熵到分数维[J];地理研究;2001年02期

8 张兵;金凤君;于良;;近20年来湖南公路网络优化与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研究;2007年04期

9 蒲英霞;马荣华;马晓冬;顾朝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J];地理研究;2009年01期

10 刘继生,陈彦光;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J];地理研究;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传武;黄润;尚正永;;基于分形理论的安徽省城镇体系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董杰;杨春德;张保华;叶方;;山东省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及宏观驱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3 蔡进;刘秀华;丁恩俊;;基于信息熵的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分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4 李文旗;;兰州经济区城镇体系结构及其分形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5 陈志;胡勇;刘成武;;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6 李晓燕;陈萍;;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7 丁贤法;沐建华;许联芳;李巧媛;;基于MapInfo的丘北县城镇分形与辣椒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8 董立峰;宋芙蓉;;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分形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9 曾毅;李茂席;文志军;徐欣;彭昱;;西藏山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10 苏广实;王世杰;胡宝清;李月连;;喀斯特县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空变化分析——以广西都安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秀利;;长三角核心区城镇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重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郜晓雯;刘涛;曹广忠;;长三角都市区与非都市区的城镇用地增长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许志海;张昭云;薛智勇;;基于空间网络的公路网测度与评价研究[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4 蔡栋;李满春;陈振杰;魏巍;胡伟;;基于信息熵的城市边缘区的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斌;;基于分形模型的重庆市城镇体系特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雪瑞;王秀兰;冯仲科;;基于TM影像的北京城市扩展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7 秦耀辰;朱洪栓;闫卫阳;刘兆存;;基于GIS的河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分形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8 闫卫阳;;第四章 城市体系分析与布局的理论模型[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9 李小建;覃成林;乔家君;葛震远;樊新生;许家伟;苏朝阳;王发曾;吕金嵘;赵俊远;夏为丽;;第九章 中原城市群经济布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10 蒙莉娜;郑新奇;;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的新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基础地理信息地形数据库信息量度量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鲁春阳;城市用地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筱婕;基于城市热岛减缓的湖泊湿地景观功能连通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阳;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由明远;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士鹏;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谭少平;高速公路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体江;城镇体系与公路网络的分形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合理性测度[D];南昌大学;2010年

9 张万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涛方,吴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2 林康;;长江三角洲人口集聚与布局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3 张敏;顾朝林;陈璐;张成;汪淳;张晓明;;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建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4 任远;邾慧;;长三角地区1980年代以来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状况和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S1期

5 张京祥,吴缚龙;从行政区兼并到区域管治——长江三角洲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4年05期

6 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一)[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7 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1998年01期

8 胡序威;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J];城市规划;1998年06期

9 苗拴明;城市快速道路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建构[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5期

10 林炳耀;城市空间形态的计量方法及其评价[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福娟;段晓霞;;试论我国城镇体系的发展趋势[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任启平;李平;王建军;;吉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12期

3 张杨;刘艳芳;;基于分形理论对石家庄市城镇体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7期

4 朱士鹏;徐兵;毛蒋兴;;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研究[J];热带地理;2010年02期

5 刘志慧;黎静;施晓丹;;成渝经济区的城镇体系研究[J];知识经济;2008年10期

6 周彬学;薛东前;贺伟光;;基于分形的关中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李传武;张小林;吴威;;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沿江城镇体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8 同丽嘎;李百岁;张靖;;内蒙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9 夏永久;;基于分形理论的皖江城市带城镇体系结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年01期

10 谢天成;覃平;谢正观;;环北部湾经济圈城镇体系结构及其分形模型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基于分形模型的重庆市城镇体系特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世豪;;城市聚集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实证分析——以顺德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韦亚平;;中国城市区域发展与紧凑空间结构——基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验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蔡静珊;;广州城中村农民工医疗行为及其空间特征——以新凤凰村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玉江;陈培安;李冠伟;;城市人力资本投入系统及空间结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陆玉麒;;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柳英华;白光润;;城市文化娱乐设施区位——以上海市为例[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8 姜丽丽;刘志虹;王士君;;辽宁省港口城市地带空间结构及区域作用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彭军辉;;湖南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推进的产业机理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彭秀丽;;关于循环经济的价值链分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 周复多;“城镇体系”和“居民点体系”的不同涵义及其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4年

2 由之;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快乐家园[N];巴中日报;2011年

3 安玉;朔州市加速旧城改造[N];山西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赵萌 记者 段丽茜;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5%[N];河北日报;2007年

5 记者 傅晓峰 实习生 孙鑫;《济南都市圈规划》通过专家评审[N];济南日报;2006年

6 记者 拓玲;未来12年重点扶持四大区域[N];西安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眉灵;注入中法文化元素 白鹿重建脱胎换骨[N];成都日报;2009年

8 记者 张志勇;做好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N];江西日报;201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 付崇兰;“城关镇”凸显县域城镇体系结构缺失[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苏鉴媚;树经营城市理念 筑合理城镇体系[N];中国改革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显力;陕西关中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何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陈大鹏;城市战略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鞠晴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5 葛喜俊;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杨勇;都市圈发展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张侃侃;城市社区体系空间形成机制下的空间结构可获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王欣菲;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9 蒲松林;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罗罡辉;基于GWR模型的城市住宅地价空间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立;城市化转型对湖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士鹏;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孟令勇;县域城镇体系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张惠;甘南州城镇体系的时空演进与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东彬;人力资本空间结构及合理布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吴昕;浙中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7 娄清芳;新市镇:特征、经验与前景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莉;城市发展中的地价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春暖;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城市空间结构重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陆升军;城市化理论与战略新思路[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长江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络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52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6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