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重庆市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1-12-31 03:21
  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城市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和动力,城市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的快速增长,同时也表现在城市结构的变迁上,其主要特征就是商务办公功能向城市中心区和副中心区的高密度集中,城市中心区房价和地租的全面上涨,使得居住人口开始大量的从中心区向郊区以及远郊区的迁移。由此带来的是,每日通勤、通学人数大量增加,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交通拥挤和堵塞问题。城市交通问题早已不是修更多的路就可以解决的了。前人的诸多研究表明,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个城市的交通发展水平如何,是否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相协调,已是当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思路之一。本文的研究主题即以重庆市为例,探讨在选定的时间范围内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协调程度。文章首先收集并整理了重庆市从近代到现代时期里城市空间结构和公共交通的演变过程,并结合城市在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扩张、人口增加、交通结构变动之间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接着建立了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协调性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两个系统的综合...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重庆市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渝北区红锦大道(机场路回城方向车辆排成了长龙)

都市区,重庆市,范围


统科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必须用跨学科法的主要思想,即运用联系、变化和发以下研究方法:结构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究。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并实地调演化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收集。合。定性研究主要是采用归纳或演绎的方定量研究则是运用计量模型对事物的内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因素入手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数,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两系统间的状态进行定量评价。区范围、南岸

大都市区,城市内部,发展模式,北美


图 2.1 北美城市内部交通与大都市区发展模式.1 Development model between the city and urban in the N小培,周素红,毛蒋兴等.高密度开发城市的交通系统一与土地使用—以科学出版社,2006:187B Gallion 和 S Eisner 在其《Urban Pattern》一书中,五个阶段,分别是:城市化的黎明、古典城市、中世城市。作者重点考察了不同时期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具有不同的特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沙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价[J]. 邓楚雄,谢炳庚,吴永兴,张海燕,张鸿辉.  经济地理. 2008(04)
[2]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出行影响研究的进展——单中心与多中心的论争[J]. 孙斌栋,潘鑫.  城市问题. 2008(01)
[3]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形态的互动关系研究——对无锡城市规划的启示[J]. 王贤.  城市规划. 2007(07)
[4]我国组团式城市小汽车出行特性研究[J]. 万霞,陈峻,王炜.  城市规划学刊. 2007(03)
[5]重庆大都市圈发展战略[J]. 廖元和.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01)
[6]城市生态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分析[J]. 曾光明,焦胜,黄国和,王玲玲,何理,曹麻茹,朱舟,周建飞.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7]1990年代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 李雪铭,李婉娜.  经济地理. 2005(03)
[8]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影响研究——以广州为例[J]. 毛蒋兴,闫小培.  城市规划. 2005(05)
[9]广州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格局演化研究[J]. 毛蒋兴,闫小培,李响.  热带地理. 2005(01)
[10]城市开发强度影响下的城市交通[J]. 周素红,杨利军.  城市规划学刊. 2005(02)

博士论文
[1]城市形态、交通模式和居民出行方式研究[D]. 李海峰.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59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559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9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