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路网的高速铁路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6 03:10
  摘要: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四纵四横”及三个城际客运系统,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网将初具规模。高速铁路网客流预测是进行路网整体规划、确定建设项目投资及制定列车开行方案的重要基础。因此,提出基于路网的高速铁路客流预测方法、准确预测高速铁路网客流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客流预测理论及预测方法;深入分析了高速铁路网动态客流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从时间的动态性和空间的网络性两方面阐述了高速铁路网客流的变化趋势,并详细分析了高速铁路网的客流特征;在理论研究和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以四阶段法为基础,在吸纳其预测思想和秉承其预测步骤的前提下,对已有预测模型进行改进和创新,提出了基于路网的高速铁路客流预测方法。在新的预测方法中,构建了经济-人口诱增客流模型和分时间段的交通生成与分布模型。从运输方式的自身服务属性和旅客的出行特性出发,改进了效用函数模型,并用相对效用函数值代替绝对效用函数值改进了交通方式划分模型,提出了基于改进效用函数的多路径交通分配模型;最后,以全国高速铁路网为研究对象,运用提出的高速铁路网客流预测方法,预测了分时间段的高速铁路客流量,将...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1.3 研究框架及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2 客流预测理论与方法
    2.1 客流预测理论
        2.1.1 客流诱增理论
        2.1.2 效用理论
        2.1.3 Wardrop平衡原理
    2.2 客流预测方法
        2.2.1 传统的客流预测方法
        2.2.2 基于MD模型的客流预测方法
        2.2.3 基于Logit模型的客流预测方法
        2.2.4 基于四阶段的客流预测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高速铁路网客流形成机理与特征
    3.1 高速铁路网客流形成机理
    3.2 高速铁路网客流影响因素
        3.2.1 社会经济
        3.2.2 政策导向
        3.2.3 高速铁路服务属性
    3.3 高速铁路网客流变化的动态性及网络性
        3.3.1 时间上的动态性
        3.3.2 空间上的网络性
    3.4 高速铁路网客流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高速铁路网的客流预测方法
    4.1 改进的高速铁路网客流预测方法
        4.1.1 改进的高速铁路网客流预测方法框架
        4.1.2 方法比较与分析
    4.2 交通小区划分及OD表的确定方法
        4.2.1 交通小区划分
        4.2.2 基年OD表的确定
    4.3 分时间段的交通生成与分布模型
        4.3.1 趋势客流预测模型
        4.3.2 经济-人口诱增客流模型的提出
        4.3.3 有高速铁路条件下的总客流量
    4.4 改进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4.4.1 RP/SP联合调查
        4.4.2 MNL模型的改进
    4.5 基于改进效用函数的多路径交通分配模型
        4.5.1 改进的效用函数
        4.5.2 多路径选择模型
    4.6 本章小结
5 全国高速铁路网客流预测实证研究
    5.1 全国高速铁路网现状及规划
    5.2 交通小区划分及OD表的确定
        5.2.1 交通小区划分
        5.2.2 基年OD数据调查及分析
    5.3 分时间段的交通生成与分布
        5.3.1 趋势客流量
        5.3.2 诱增客流量
        5.3.3 总客流量
    5.4 基于改进MNL模型的交通方式划分
        5.4.1 RP/SP调查问卷设计
        5.4.2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5.4.3 各种运输方式效用函数的建立
        5.4.4 交通方式分担率计算
        5.4.5 高速铁路客流量计算
        5.4.6 数据对比分析
    5.5 高速铁路网客流分配在TransCAD中的实现
        5.5.1 计算过程
        5.5.2 运用TransCAD分配过程
        5.5.3 分配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I
附录J
附录K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808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808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