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与区域收入空间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
本文关键词:贸易开放与区域收入空间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贸易开放能塑造一个国家的Qg部经济地理么?目前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的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还很有限。本文试图利用中国2010年324个地级行政单元(市、州、盟)和直辖市数据来回答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收入的影响,文章引入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引入人力资本、人均资本投入、政府扶持等控制变量,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不仅能够提高本区域收入水平,同时也能相应提高相邻区域的收入水平;相反,人均资本投入和政府扶持只能提高本区域人均收入水平,对相邻区域会产生负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贸易开放 区域收入空间 杜宾模型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内部地理、国际贸易与区域专业化:来自于中国的证据”项目成果(15XNH044)
【分类号】:F572;F126.2;F224
【正文快照】: _、引言目前世界经济的快速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蓬勃发展既影响着发达国家也影响着发展中国家。深人了解经济全球化和蓬勃发展的国际贸易是否会使一些区域受益而导致另一些区域被置于边缘之外显得非常重要(BehrenS,2011)。改革开放36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柳;江静;;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溢出效应与区域收入差距[J];经济评论;2008年05期
2 熊灵;魏伟;杨勇;;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1987—2009[J];经济学(季刊);2012年03期
3 孙久文;姚鹏;;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4 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5 万广华,陆铭,陈钊;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玉文;吴昕春;;基于政府合作视角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王艳;曾刚;;绿色贸易壁垒与经济收敛性的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8期
3 张玉倩;;FDI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12期
4 王蕾;叶磊;;关于我国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5 朱维芳;;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贡献的测算——我国制造业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2期
6 徐岚;乔立捷;杨莲娜;;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刘秋荣;;“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2期
8 韩大平;;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9 吴志攀;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以“首都教育”为视角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10 崔鑫生;;专利表征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罗清和;许新华;;加快东西部合作交流的意义与政策研究[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易小光;丁瑶;余贵玲;尹虹潘;;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战略取向[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张友良;梁多良;;县域经济与湖南经济发展[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焕新;;构建湘鄂渝黔边经济协作区的战略选择与对策思考[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宇川;;中国区域经济收敛、人力资本门槛与教育经费投入[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曹小霞;;江西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东辉;;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农村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10 朱钟棣;张艳影;;S-S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贸易对地区和城乡收入差别的影响[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6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晶;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青;两岸贸易对两岸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范荣;青岛韩资企业应对投资环境变化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马业保;安徽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思路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唐成伟;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及演进[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陈U
本文编号:388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8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