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政府债务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07:27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政府债务风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轨道交通 政府债务风险 灰色综合聚类评价 PPP模式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资本投入量大,运营成本高,“十二五”以来各年完成投资2011年1628亿元,2012年1914亿元,2013年2165亿元,2014年2899亿元,2015年达到了3000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3500亿元。政府在建设过程中背负着沉重的资本金和债务资金筹集负担,据统计,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约为16万亿元,2016年预计17.2万亿元。各层级地方政府债务的负担力度不平衡,市级和县级政府负担较重,融资来源存在缺口,不同省份间债务负担额相差很大,个别省份可能引发财政债务危机。如何评估和控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政府债务风险就显得非常重要。政府面临多种风险,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目前主要采用“政府融资+平台企业+银行贷款+其他融资渠道”的融资模式。政府除依靠自身财力直接投资外,同时依靠其他多种方式筹集资本金和债务资金。而银行贷款比例高、建设成本持续攀升、票价不高、运量增长幅度有限,这些条件的限制致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很难实现盈亏和现金流平衡,财政补贴、交叉补贴成为维持运营的主要依靠,否则就会引起负债的持续快速累积,最终波及地方政府、银行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因此,城市轨道交通高投资、高成本、长工期、客流量小,票价低导致的建设借款庞大和盈利能力弱,引发了还本付息问题和资产负债率升高,继而导致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政府债务风险的累积。本文对深圳、香港和日本轨道交通案例进行分析;结合灰色综合聚类评价模型,评估我国部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政府债务风险,并将其与政府出资情况做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绘制我国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政府债务风险分布图;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风险处于轻警区,东部及内陆省会城市风险较低,中部及西部地区较高,且随着时间的变化,风险逐渐下降至最低点后又慢慢加大,但是这个风险只考虑了城市轨道交通,没有考虑其他城市基础设施。2、政府资本金投入占比与风险大小成负相关关系,资本金投入占比越高,轨道交通项目的政府债务风险越低。3、轨道交通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非常多,当地政府的投融资模式、客流量、建设运营成本、票价定制的灵活性以及盈利渠道的多样性,都会影响债务风险。4、我国大部分城市引入PPP模式,可以提高政府出资能力,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债务的风险200%左右,各城市应依据实际条件制定合理的融资模式,降低风险。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政府债务风险 灰色综合聚类评价 PPP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72.3;F812.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引言12-22
  • 1.1 研究背景12-19
  • 1.1.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及投资现状12-16
  • 1.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风险现状16-19
  • 1.2 研究意义19
  • 1.3 研究思路19
  • 1.4 研究方法19-20
  • 1.5 本研究的新意20-22
  • 2 文献综述22-28
  • 2.1 风险理论22
  • 2.2 财政风险理论22-23
  • 2.2.1 国外财政风险理论22-23
  • 2.2.2 国内财政风险理论23
  • 2.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理论23-25
  • 2.3.1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理论23-24
  • 2.3.2 国内地方债务风险理论24-25
  • 2.4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文献25-28
  • 2.4.1 轨道交通项目特征文献综述25-26
  • 2.4.2 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风险文献综述方面的研究26
  • 2.4.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文献综述26-28
  • 3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经济特征和项目风险现状分析28-40
  • 3.1 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经济特征28-30
  • 3.1.1 产业特征28-29
  • 3.1.2 经济特征29
  • 3.1.3 运营特点29-30
  • 3.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现状分析30-32
  • 3.2.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特点30-31
  • 3.2.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现状及问题31-32
  • 3.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债务风险成因和影响分析32-40
  • 3.3.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债务现状及问题32-34
  • 3.3.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债务风险成因34-38
  • 3.3.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债务风险影响38-40
  • 4 城市轨道交通政府风险案例分析40-54
  • 4.1 深圳轨道交通政府风险分析40-43
  • 4.1.1 深圳市轨道交通发展40-41
  • 4.1.2 深圳地铁政府风险控制41-43
  • 4.2 香港轨道交通政府风险分析43-48
  • 4.2.1 香港轨道交通发展43
  • 4.2.2 香港地铁政府风险控制43-48
  • 4.3 日本轨道交通政府风险分析48-54
  • 4.3.1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49
  • 4.3.2 日本地铁政府风险控制49-54
  • 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政府债务风险评估54-82
  • 5.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债务评估思路54
  • 5.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债务评估指标体系构建54-55
  • 5.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债务评估方法55-57
  • 5.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债务风险水平计算57-72
  • 5.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债务风险评估结果72-82
  • 5.5.1 风险分布地图绘制72-73
  • 5.5.2 风险大小与政府资本金出资情况相关性分析73-80
  • 5.5.3 PPP模式对风险的影响80-82
  • 6 结论与建议82-84
  • 6.1 结论82-83
  • 6.2 建议83-84
  • 参考文献84-86
  • 附录A86-88
  • 附录B88-94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4-98
  • 学位论文数据集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董;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成立[J];中国投资;2000年08期

2 钟治国;传输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J];水运管理;2003年11期

3 徐蔷薇;袁振洲;张宇石;;城市轨道交通通勤乘客心理及运营对策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12期

4 杨天薇;;对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方式的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8年06期

5 安小t,

本文编号:516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516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f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