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芦淞区航空城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株洲市芦淞区航空城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变,各地建立起大批国家、省、市级工业园,并迅速成为各地区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然而各地园区也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事实,甚至出现了有规划无企业、有土地少人气的所谓“鬼城”。因此航空城的发展必须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并制定长期可行的发展战略。本文主要研究株洲市芦淞区航空城的发展战略。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包括株洲市的产业背景、产业园发展的利弊以及国家对通用航空产业的政策支持。然后,本文从产业园、发展战略和通用航空产业现状等三个角度梳理了已有文献。接下来,本文结合株洲市的产业基础和芦淞区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框架介绍了航空城战略选择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然后从战略目标、产业选择、空间布局和战略模式等四个方面谋划了芦淞区建设航空城的战略构想。最后从园区和政府的视角具体探讨了可行的发展保障措施。本文认为,芦淞区航空城具有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竞争优势,包括集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空域优势。所以,芦淞区航空城应该选择通用航空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以之为核心构筑园区的产业链。因此,不仅可以提升株洲市航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株洲市产业结构优化,还能构筑新的经济增长极以拉动整个长株潭城市圈的可持续增长;不仅可以提高株洲市及周边应急救援能力,还能倒逼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改进。为此,不仅需要园区管理者细致谋划、科学布局,还需要上级政府在基础设施、金融和组织等方面给予支持。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本文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工业园的规划。各地区应该因地适宜,选择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航空城 发展战略 SWOT分析法 保障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6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7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11-15
- 1.2.1 关于工业园区的研究11-13
- 1.2.2 关于发展战略的研究13-14
- 1.2.3 关于通用航空的研究14-15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基本观点15-16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16-17
- 第2章 芦淞区航空城的战略基础17-21
- 2.1 株洲市产业状况17-18
- 2.2 芦淞区基本情况概述18-19
- 2.3 航空城发展现状19-21
- 2.3.1 航空城发展历程19-20
- 2.3.2 航空城产业结构现状20-21
- 第3章 芦淞区航空城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21-27
- 3.1 优势21-23
- 3.1.1 集聚优势21
- 3.1.2 技术优势21-22
- 3.1.3 人才优势22-23
- 3.1.4 空域优势23
- 3.2 劣势23-24
- 3.3 机会24-26
- 3.3.1 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机遇24-25
- 3.3.2 政策机遇25-26
- 3.3.3 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机遇26
- 3.4 威胁26-27
- 第4章 芦淞区航空城战略框架27-34
- 4.1 战略目标27-29
- 4.1.1 提升株洲航空产业综合竞争力,,抢占国内制高点27-28
- 4.1.2 形成株洲航空产业经济增长极,全面服务长株潭地区28
- 4.1.3 促进株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产业链体系28-29
- 4.1.4 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应急救援能力29
- 4.1.5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品位29
- 4.2 战略选择29-31
- 4.2.1 产业选择29-30
- 4.2.2 空间布局30-31
- 4.3 战略途径31-34
- 4.3.1 引进外资31-32
- 4.3.2 项目推动32-33
- 4.3.3 资源整合33-34
- 第5章 战略保障措施34-41
- 5.1 园区措施34-35
- 5.1.1 积极研发创新34
- 5.1.2 重视人才培养34-35
- 5.2 组织保障35-36
- 5.2.1 统筹规划35
- 5.2.2 完善组织架构35-36
- 5.2.3 做好安全管控36
- 5.3 基础设施保障36-37
- 5.4 投融资保障37-39
- 5.4.1 完善现有投融资体系37-38
- 5.4.2 拓展投融资渠道38
- 5.4.3 做好风险管理38-39
- 5.5 政策保障39-41
- 5.5.1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39
- 5.5.2 完善本地政策扶持39-40
- 5.5.3 空间资源支持40-41
- 结束语和展望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隋东;;我国低空空域改革和通用航空事业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骆玲莉;李冕;张新明;;中国通用飞机制造业分析及研究[J];当代经济;2010年07期
3 秦岭;;我国通用航空业极具发展空间[J];创新科技;2009年08期
4 庄文武;刘光才;李章萍;;加快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的对策[J];综合运输;2008年07期
5 杨颖;企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组织关联机理分析[J];长江论坛;2004年04期
6 董雪静,景俊海,王安民;构建多元化网络体系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西安高新区发展战略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3期
7 王建农,邓祖龙;工业园区建设给江西农村经济带来的连动效应与启示[J];调研世界;2004年04期
8 陈王琨;科学工业园区与台湾产业经济的发展[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9 周松兰;世界工业园区建设的内在机理及成功经验借鉴[J];市场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10 中国民航学院通用航空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通用航空的发展[J];中国民用航空;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向玲;孙继湖;;国外通用航空发展趋势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2分会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颖;;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概况及启示[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2分会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天牧;东北地区通用航空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19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519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