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经济带公路网建设绩效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6 00:08
本文关键词:沿海经济带公路网建设绩效分析
【摘要】:近年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各层级相关部门和单位响应中央的号召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选取的试点单位实施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交通部门预算项目范围广,很难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绩效评价。公路交通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沿海地区港口货物集疏运的主要方式之一,公路网运营效率直接对港口的发展产生影响。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公路建设为背景,如何联系实际对沿海公路建设绩效进行评价,以提高港口地区公路网可达性、提升港口运输优势便成为重要手段之一。笔者通过参加辽宁沿海经济带公路网建设绩效评价项目,旨在探讨出一套适合沿海地区公路网建设绩效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完善公路网绩效评价理论体系。本文在梳理绩效评价已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公路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沿海地区疏港通道分析入手,讨论了可达性的相关概念和度量方法,把可达性作为公路网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基于4E理论和层次分析的思想,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四个维度进行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公路网建设绩效评价分析得出,公路网建设工程的实施使沿海经济带范围内的路网可达性、连通性增强,与沿海港口衔接更顺畅,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沿海经济带 疏港通道 公路网建设 绩效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42.3;U4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4
- 1.2.1 绩效评价研究现状11-14
- 1.2.2 可达性研究综述14
- 1.3 研究内容14-15
- 1.4 研究技术路线15-17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7-31
- 2.1 港.城市区域相关概念17-18
- 2.1.1 港.及其分类17-18
- 2.1.2 港口城市18
- 2.1.3 沿海经济带18
- 2.2 公路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内涵与特征18-21
- 2.2.1 公路网的构成18-19
- 2.2.2 区域公路网特点19-20
- 2.2.3 绩效评价内涵20
- 2.2.4 公路网建设绩效评价特征20-21
- 2.3 港城集疏运系统概述21-26
- 2.3.1 集疏运系统内涵21
- 2.3.2 集疏运系统组成21-23
- 2.3.3 辽宁沿海经济带疏港通道23-26
- 2.4 可达性的内涵和评价方法26-29
- 2.4.1 可达性的内涵与主要特征26-27
- 2.4.2 可达性相关概念27-28
- 2.4.3 可达性的度量方法28-29
- 2.5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交通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31-35
- 3.1 交通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存在问题31-32
- 3.1.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完善31
- 3.1.2 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约束不足31
- 3.1.3 绩效评价结果可比性差31-32
- 3.2 交通预算项目绩效评价问题存在的原因32-33
- 3.2.1 不完备的评价机构和法规体系32
- 3.2.2 评价缺少实践经验并且信息系统不完善32
- 3.2.3 评价体制不完备32-33
- 3.2.4 没有构建有用的评价模型33
- 3.3 本章小结33-35
- 第四章 公路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构建35-51
-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35
- 4.2 公路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35-39
- 4.2.1 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方法比选35-38
- 4.2.2“4E”原则38-39
- 4.3 基于 4E原则构建绩效评价备选指标库39-46
- 4.3.1 技术层面评价40-42
- 4.3.2 经济层面评价42-45
- 4.3.3 社会层面评价45-46
- 4.3.4 环境层面评价46
- 4.4 公路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分析46-49
- 4.4.1 成本效益分析法46-47
- 4.4.2 比较法47-48
- 4.4.3 因素分析法48
- 4.4.4 最低成本法48
- 4.4.5 公众评判法48-49
- 4.5 本章小结49-51
- 第五章 实例分析51-71
- 5.1 辽宁沿海经济带综述51-56
- 5.1.1 辽宁沿海经济带范围界定及概况51
- 5.1.2 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发展概况51-52
- 5.1.3 辽宁沿海经济带公路网建设项目概述52-56
- 5.2 辽宁沿海经济带公路网绩效评价系统建立56-57
- 5.2.1 基础数据获取56-57
- 5.2.2 数据库建立57
- 5.3 辽宁沿海经济带公路网绩效评价57-69
- 5.3.1 技术状况评价57-64
- 5.3.2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64-67
- 5.3.3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67-68
- 5.3.4 项目环境效益评价68-69
- 5.4 本章小结69-7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71
- 6.2 研究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7-79
- 致谢7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忍;公共悖论及其理论阐释[J];政治学研究;1999年02期
2 范柏乃,朱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测度[J];政治学研究;2005年01期
3 倪星;;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绩效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J];政治学研究;2007年04期
4 蓝志勇;胡税根;;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J];政治学研究;2008年03期
5 王琦玮;马亮;吴建南;;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具的现状与未来——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J];情报杂志;2009年10期
6 刘学丽;;推进绩效预算改革有关问题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07期
7 陆化普;王继峰;张永波;;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可达性模型及其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8 陆化普;王继峰;张永波;;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可达性模型及其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年06期
9 李晓;;对政府预算社会监督的探讨[J];企业研究;2011年18期
10 贺艳华;周国华;;长株潭城镇密集区范围的界定[J];热带地理;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573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57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