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专车定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专车定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专车定价 运营模式 因果关系图 系统流图 系统动力学
【摘要】:国内专车市场最近一年的发展呈星火燎原之势,各个城市的专车市场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对社会的闲散车辆进行利用,优化了资源配置。但专车的迅猛发展同样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专车定价无统一标准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不合理定价严重冲击出租车市场,另一方面不统一的定价导致各专车平台不合理的竞争,扰乱专车行业。因此,本文对专车定价进行研究,确定合理的专车价格,确保专车行业稳定、合理的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出行方式。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专车发展的基本概况,得到专车的基本属性及运营模式,进而分析专车对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居民以及城市交通结构的作用,阐述专车的服务作用;对比分析专车与其他客运形式的关系,特别是出租车,在此基础上,分析专车发展趋势以及专车存在的问题。其次,从不同方面分析专车定价影响因素,为构建定价模型提供理论支撑;对目前各大专车平台的专车运价的构成对比分析,并对常用的定价方法进行总结对比;最后针对专车行业内的不同运营模式分析其行业利益主体构成以及利益主体地位。再次,分析系统动力学相关基本知识、专车定价的系统动力学基本步骤,确定系统建模的目标、系统要素以及模型要素,并对专车定价系统进行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因果关系图定性的分析专车系统,利用存量流量图定量的分析专车系统,构建专车定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利用重庆市出租车的数据分析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分析重庆市主城区专车发展现状,调研定价模型所需的基础数据,进而对重庆市主城区专车价格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重庆市专车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专车定价 运营模式 因果关系图 系统流图 系统动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4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14-18
- 第二章 专车运营模式分析18-38
- 2.1 专车基本特征18-29
- 2.1.1 专车国内外发展状况18-25
- 2.1.2 专车的基本属性25-27
- 2.1.3 专车运营模式及营运方式27-29
- 2.2 专车的服务作用29-30
- 2.2.1 专车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29
- 2.2.2 专车对城市居民的服务作用29-30
- 2.2.3 专车对城市交通结构的优化作用30
- 2.3 专车与常规公交的关系30-32
- 2.3.1 专车与其他客运形式的关系30-31
- 2.3.2 专车与出租车的特性比较31-32
- 2.4 专车发展趋势32-36
- 2.4.1 发展趋势分析32-34
- 2.4.2 存在的问题34-36
- 2.5 小结36-38
- 第三章 专车定价影响因素分析38-48
- 3.1 专车定价影响因素分析38-40
- 3.1.1 专车市场供求关系38
- 3.1.2 专车经营成本38-39
- 3.1.3 燃油价格39
- 3.1.4 居民支付能力39
- 3.1.5 与其他客运交通的竞争39-40
- 3.2 专车价格基础理论40-44
- 3.2.1 专车运价的构成40-42
- 3.2.2 定价基本办法42-44
- 3.3 专车行业利益主体关系分析44-47
- 3.3.1 专车行业利益主体构成45
- 3.3.2 专车行业利益主体地位分析45-47
- 3.4 小结47-48
- 第四章 专车定价模型研究48-66
- 4.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专车定价基本步骤48-50
- 4.1.1 专车定价与系统动力学适用性分析48
- 4.1.2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48-50
- 4.2 专车系统分析50-52
- 4.2.1 系统建模目标50
- 4.2.2 系统边界与模型要素50-52
- 4.3 专车定价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分析52-54
- 4.3.1 系统模块结构52
- 4.3.2 模块要素因果关系52-54
- 4.4 专车定价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54-61
- 4.4.1 目标票价和设定票价54-55
- 4.4.2 专车定价因果关系图55-57
- 4.4.3 专车定价模型系统流图57-58
- 4.4.4 模型中的方程58-61
- 4.5 模型基本假设、参数估计及检验61-64
- 4.5.1 模型的基本假设61
- 4.5.2 模型参数估计61-63
- 4.5.3 模型有效性检验63-64
- 4.6 小结64-66
- 第五章 重庆市专车发展策略研究66-78
- 5.1 重庆市主城区专车发展调查66-70
- 5.1.1 重庆市主城区专车发展基础66-67
- 5.1.2 重庆市各专车平台价格67-70
- 5.2 重庆市专车运营情景模拟70-74
- 5.2.1 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70-71
- 5.2.2 模型的仿真模拟71-74
- 5.3 重庆市专车发展政策建议74-76
- 5.3.1 将专车平台接入到运管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74
- 5.3.2 推行专车运营车辆准入制74-75
- 5.3.3 对专车价格进行干预75
- 5.3.4 保障驾驶员合理的收益75
- 5.3.5 设立企业进入专车市场的机制门槛75-76
- 5.3.6 专车平台与租赁公司各司其职明确从业各方权责归属76
- 5.4 小结76-78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8-80
- 6.1 结论78
- 6.2 展望78-80
- 致谢80-82
- 参考文献82-8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名驹;;现代战略与决策的实验室——系统动力学的兴起和发展[J];科学·经济·社会;1987年03期
2 裴伟民;;1987年国际系统动力学会议介绍[J];控制与决策;1988年01期
3 ;1988年全国系统动力学学术会议[J];科学;1989年01期
4 汪定伟;1990年系统动力学国际会议述评[J];控制与决策;1991年03期
5 林海滨;;系统动力学[J];党政干部学刊;1992年04期
6 杨则正;系统动力学论证,方法和应用:述评[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1期
7 曲盛恩;;一种系统动力学和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方法[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8 查先进;严密;严亚兰;;中国网络环境的系统动力学建模[J];中国软科学;2007年01期
9 廖国兴;;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空调企业生产分析预测[J];科技广场;2008年04期
10 聂雅;李秀芬;;系统动力学与学习型组织[J];商场现代化;2008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的发展与延拓[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徐鉴;;时滞诱发的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A];第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贾英宏;;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现状与相关问题[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裴伟民;刘树安;徐梅;徐绍良;李长辉;;系统动力学——复杂问题决策的工具[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甄富允;杜国志;;系统动力学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刘宇熹;杨波;;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徐向阳;石刚;;系统动力学在汽车市场预测中的运用和研究[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四)[C];2007年
8 贾仁安;涂国平;陆伟锋;管春;;用系统动力学研究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论及其功能[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黄贤凤;王建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10 贾伟强;;系统动力学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5: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与风险决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通讯员 施教 本报记者 钱红艳;系统思考,给学生一种观察世界的全新眼光[N];南京日报;2010年
2 徐传德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系统思考创新应用进课堂[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丁志军;思考层次的进化与思维的革命[N];中华读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管股权激励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2 宏江;公共项目管理过程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李济;可换系统动力学与格点系统的扩散轨道[D];南京大学;2012年
4 贾启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复杂供应链系统协同策略建模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孟令兴;系统动力学建构下交通枢纽型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于游洋;基于复杂网络的博弈系统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钟立新;基于博弈模型的复杂系统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宋喜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桥;基于碳标签体系的政府行为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赵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线路提速改造施工质量风险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昕;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马鞍山市钢铁产业政策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李晨雪;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光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段云鑫;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子商务退货物流管理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年庆;基于系统动力学分析货币政策效应[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7 李晗;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网络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张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能源动态价格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4年
9 黄鹏飞;创新驱动发展系统动力机制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10 卢磊;基于系统动力学易腐商品供应链库存仿真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29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629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