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广州新客站项目建设管理机制与效益问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2 05:18

  本文关键词:广州新客站项目建设管理机制与效益问题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广州新客站 铁路建设 建设管理机制 效益分析


【摘要】:我国正掀起了一段长时期、大规模的铁路基建的新高潮。本文对分析、解决当前国内大型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问题、完善相关的项目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先架构了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的相关理论,包括公共项目建设方和联合体承包方的理论。在公共项目建设方理论中,系统介绍了传统的和新型的建设管理模式,揭示了公共项目所选的建设管理模式与其赢利性有关,在对比分析代建制中的集中代建制和社会代建制后,指出社会代建制存在突出的“委托-代理”关系,需根据不对称信息原理解决代理问题。在联合体承包方理论中,区分出异业联合体的成因是制度费用、同业联合体的成因是市场竞争与博弈的结果,介绍了联合体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组建联合体的组合价值分析决策方法。接着以广州新客站项目为对象,对其建设管理机制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项目建设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首先,建设方组建广州新客站工程建设指挥部,但在广州新客站如此大型、综合性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指挥部面对着项目其他参建各方的市场主体,难以有效协调和管理,难以兼顾效率与公平,指挥部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经验不够,对项目后续运营使用的需求理解不透,建设过程忽视监理作用、直接向承包方下达指令,与监督部门存在隶属关系、影响监管职能的行使;其次,广州新客站项目的设计、监理、承包等参建各方分别组建了设计联合体、监理联合体和施工联合体,但在广州新客站项目实施过程,普遍出现“投标时联合、中标后分离”和“联合体各方利益分配出现冲突、各方成员产生分歧”等问题;最后,广州新客站项目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巨大体量的工程,造成参建各方在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等目标管理的压力非常大,最终导致工期超期、投资超额等问题。分析以上问题的原因:首先,广州新客站工程建设指挥部是沿袭计划经济的传统建设管理模式,因其行政属性导致其市场经济意识不够,因其临时性导致其专业性不强,因其过渡性导致其对后续运营使用需求考虑不周,因其“投资、建设、管理”等职能多位一体导致外部监管不力;其次,广州新客站项目参建各方之所以都组成联合体,是由于存在技术互补、增强资金、抵御风险、加强合作、突破行业和专业界限等原因,上述联合体的问题主要是未解决好联合体内部各方的利益冲突所造成;再次,广州新客站项目由于受到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延误和原铁道部下达通车时间的限制,造成不合理的短工期,引发项目质量、安全、投资与工期之间的目标矛盾,尽管在项目建设实践过程中采取了一些特殊的管理措施,但却导致工期和投资目标的失控。分析本项目目标完成情况和效益,质量取得了“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优质工程)”;安全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但实际工期超出合同工期65%,主要原因是合同工期未考虑施工准备时间、通车时限影响施工安排;实际结算超出合同价42.45%,主要原因是设计变更严重、亚运会期间建筑资源价格飞涨但合同没有足够的准备。为了今后类似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本文有如下几方面的建议:首先,推行“项目法人制”和“社会代建制”等新型建设管理模式,但需注意解决“社会代建制”的“委托-代理”问题;其次,在组建联合体时重视选择成员方,可采用“组合价值分析决策方法”,注意详细制订联合体协议条款,在运营阶段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处理利益冲突,可采用博弈分析和“内部竞价补偿法”解决方案,在解散阶段做好清理资产和债务;最后,为解决不合理压缩工期的问题,推广实施工期定额,从政府部门及官员政绩考核、社会舆论中减弱“献礼工程”的影响,在定标时允许不同方案进行不同工期、报价以及其它指标进行综合评审决策。
【关键词】:广州新客站 铁路建设 建设管理机制 效益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32.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绪论14-23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14-15
  • 1.2 研究背景15-18
  • 1.3 文献综述18-21
  • 1.3.1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研究18-19
  • 1.3.2 联营体方面的研究19-20
  • 1.3.3 铁路工程项目质量、成本、进度控制的研究20-21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1
  • 1.4.1 研究目标21
  • 1.4.2 研究内容21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1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结构21-22
  • 1.5.1 研究方法21-22
  • 1.5.2 技术路线结构22
  • 1.6 本章小结22-23
  • 第二章 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相关理论23-49
  • 2.1 公共项目建设方理论23-31
  • 2.1.1 我国公共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23
  • 2.1.2 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23-25
  • 2.1.3 新型的建设管理制度模式25-26
  • 2.1.4 公共项目赢利性决定建设管理模式26-28
  • 2.1.5 集中代建制与社会代建制的对比分析28-30
  • 2.1.6 社会代建制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30-31
  • 2.2 公共项目联合体承包方理论31-48
  • 2.2.1 工程承包联合体相关概念和法律属性31-32
  • 2.2.2 工程承包联合体的类型32-34
  • 2.2.3 异业联合体成因:制度费用34-36
  • 2.2.4 同业联合体成因 1:市场竞争36
  • 2.2.5 同业联合体成因 2:博弈理论36-39
  • 2.2.6 组建工程承包联合体的动机39-40
  • 2.2.7 工程承包联合体的优点40
  • 2.2.8 工程承包联合体的缺点40-41
  • 2.2.9 工程承包联合体生命周期理论41-48
  • 2.3 本章小结48-49
  • 第三章 广州新客站项目概况与项目建设管理机制概述49-56
  • 3.1 项目概况49-50
  • 3.2 项目特点50-51
  • 3.3 建设难点51-53
  • 3.4 广州新客站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及问题53-55
  • 3.4.1 组建广州新客站工程建设指挥部53-54
  • 3.4.2 组建设计、监理、总承包联合体54-55
  • 3.4.3 不合理短工期下的项目多目标管理55
  • 3.5 本章小结55-56
  • 第四章 广州新客站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56-64
  • 4.1 广州新客站项目建设管理模式56-57
  • 4.2 广州新客站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存在问题57-58
  • 4.3 改革铁路项目建设管理模式58-63
  • 4.3.1“项目法人制”实例——青藏铁路工程58-59
  • 4.3.2“社会代建制”实例——上海南站广场工程59
  • 4.3.3 广州新客站项目推行“社会代建制”设想59-63
  • 4.4 本章小结63-64
  • 第五章 广州新客站项目联合体存在问题与建议64-76
  • 5.1 广州新客站项目施工联合体64-65
  • 5.2 广州新客站项目设计联合体65-66
  • 5.3 广州新客站项目监理联合体66-69
  • 5.4 联合体利益冲突的博弈分析和内部竞价补偿法69-75
  • 5.5 本章小结75-76
  • 第六章 广州新客站项目目标管理和效益分析76-99
  • 6.1 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综述76
  • 6.2 广州新客站项目进度管理76-80
  • 6.2.1 广州新客站项目进度管理难点76
  • 6.2.2 广州新客站项目进度赶工措施76-80
  • 6.3 广州新客站项目质量管理80-85
  • 6.3.1 广州新客站项目质量保证措施80-85
  • 6.4 广州新客站工程安全管理85-88
  • 6.4.1 广州新客站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86-88
  • 6.5 广州新客站项目投资管理88-91
  • 6.5.1 广州新客站项目投资主控措施:验工计价88-89
  • 6.5.2 广州新客站项目验工计价实践89-91
  • 6.6 广州新客站项目目标之间的矛盾及应对91-94
  • 6.7 广州新客站项目目标完成情况及效益分析94-98
  • 6.7.1 项目质量和安全目标完成情况94-95
  • 6.7.2 项目进度目标完成情况及工期效益分析95-96
  • 6.7.3 项目投资目标完成情况及投资效益分析96-98
  • 6.8 本章小结98-99
  • 结论与展望99-102
  • 参考文献102-104
  • 附录 1:广州新客站站房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104-10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05-106
  • 致谢106-107
  • 附件107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喜兵;铁路建设项目代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易庆良;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李彪;工程承包联营体组建与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常勇;基于群决策联营体投标伙伴选择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59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659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2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