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政府规制的航空公司收益管理博弈

发布时间:2017-08-15 14:17

  本文关键词:基于政府规制的航空公司收益管理博弈


  更多相关文章: 政府规制 收益管理博弈 舱位竞争 价格竞争 纳什均衡


【摘要】:2007年,在中国民航局的主导下,运营京沪航线的五家航空公司组成了一个战略联盟,名曰“京沪快线”。为了缩短乘客办票、候机及旅行的时间,共同运营“京沪快线”的五家航空公司共享专用的安检通道、候机区域、值机柜台和登机口等机场服务设施;更值得称道的是,乘客只要购买“京沪快线”中任意一家航空公司出售的机票,就可以在出行当天随意随时免费换乘到别家航空公司的航班上去。不过,每换乘成功一位乘客,原先承运该乘客的航空公司就要向实际承运其的航空公司支付换乘费,其价格最初设定为京沪航线全价票价格的八折。然而,“京沪快线”实际运营之后,京沪航班的机票价格却显著上涨,直至民航局介入干预,票价才有所回落。机票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政府规制对航空公司的运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政府如何去改进规制政策?本文研究基于政府规制的双寡头航空公司的收益管理博弈问题,并试图从航空公司博弈的角度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一、研究基于政府规制的双寡头航空公司的舱位控制博弈问题。假设机票的价格是给定的,航空公司的决策是如何分配舱位;此研究排除价格竞争因素之干扰,旨在分析政府规制对航空公司舱位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规制使航空公司倾向于少卖低价票,从而间接地提高了机票的价格,不过,航空公司的收益却不增反降。此外,灵敏度分析显示,若换乘费越低,则低价票供应量就越少,而航空公司的收益却越高。二、研究基于政府规制的双寡头航空公司的定价博弈问题。假设航班的舱位分配是给定的,航空公司的决策是如何定机票(低价票和高价票)的价格;此研究排除舱位竞争因素之干扰,旨在分析政府规制对航空公司价格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规制使航空公司倾向于提高机票的价格,并且在很宽泛的条件下,航空公司的收益也会增加。此外,灵敏度分析显示,若换乘费越低,则机票的定价以及航空公司的收益也会越低。最后,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受政府规制的影响,在多数情景下,航空公司的机票价格与收益都会提高,不过在少数情景下则不然,这些少数情景的主要特征是换乘费大多比较低;再者,高价票价格降低的情景数目要远多于低价票价格降低的情景数目。三、研究基于政府规制的双寡头航空公司的舱位控制和定价博弈问题。出于简化的目的,假设低价舱位的乘客需求足够大,并且低价票的价格是给定的,航空公司的决策是如何分配舱位以及如何定高价票的价格。研究发现,政府规制使航空公司倾向于增加高价舱位预留座位数量,并同时提高高价票的价格;再者,降低低价票的销售量会减少航空公司的收益,而提高高价票的价格则会增加航空公司的收益。此外,灵敏度分析显示,(1)当低价票价格增大时,高价舱位预留座位数量会被降低;(2)当换乘费增大或者高价舱位确定性需求的基本市场容量增大时,高价舱位预留座位数量以及高价票价格都会被提高;(3)当需求价格弹性增大时,高价舱位预留座位数量以及高价票价格都会被降低。最后,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政府规制对航空公司的舱位分配决策影响较大,而对高价票定价决策以及航空公司收益的影响较小。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若干建议,旨在改善由政府规制引发的机票价格上涨、低价票供应量减少的问题,藉以提高航空市场的运营效率,并增进社会福利,具体建议如下:(1)政府宜应设定较低的换乘费以平抑高企的机票价格,促使航空公司增加低价票的供应;(2)政府也可以通过调低全价票的价格以达到平抑机票价格的目的;(3)政府宜应调整各家航空公司在不同时段的航班配置,使得各家公司被分配到非黄金时段的航班数量占其总航班数量的比例差不多相等,以促进市场的公平与公正,从而保障换乘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为考虑政府规制的民航业竞争研究提供了一个基于博弈模型的研究框架,本文的结论与建议也为航空公司和民航业监管者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政府规制 收益管理博弈 舱位竞争 价格竞争 纳什均衡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62.6;F224.3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第一章 引言13-25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文献综述14-23
  • 1.2.1 航空公司收益管理博弈问题研究14-17
  • 1.2.2 市场竞争博弈问题研究17-21
  • 1.2.3 考虑政府规制的市场竞争博弈问题研究21-23
  •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23-25
  • 第二章 基本假设和符号25-35
  • 2.1 乘客到达模式25-26
  • 2.2 静态问题和动态问题26-27
  • 2.3 常见的需求模型27-29
  • 2.4 基本假设29-31
  • 2.5 基本符号31-35
  • 第三章 基于政府规制的航空公司舱位控制博弈35-57
  • 3.1 完全竞争市场的舱位控制博弈模型和纯策略纳什均衡35-36
  • 3.2 政府规制市场的舱位控制博弈模型36-37
  • 3.3 政府规制市场的纯策略纳什均衡37-43
  • 3.4 政府规制对航空公司低价票预订限额决策以及收益的影响43-50
  • 3.4.1 政府规制对航空公司低价票预订限额决策的影响——基于特例(1)44-45
  • 3.4.2 政府规制对航空公司低价票预订限额决策的影响——基于特例(2)45-48
  • 3.4.3 政府规制对航空公司收益的影响48-50
  • 3.5 灵敏度分祈50-52
  • 3.6 数值分析52-55
  • 3.7 本章小结55-57
  • 第四章 基于政府规制的航空公司定价博弈57-89
  • 4.1 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博弈模型和纯策略纳什均衡57-64
  • 4.1.1 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博弈模型57-58
  • 4.1.2 纯策略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基于一般化的模型58-63
  • 4.1.3 纯策略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基于两个特例63-64
  • 4.2 政府规制市场的定价博弈模型64-65
  • 4.3 政府规制市场的纯策略纳什均衡65-72
  • 4.3.1 纯策略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基于一般化的模型66-71
  • 4.3.2 纯策略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基于两个特例71-72
  • 4.4 政府规制对航空公司定价决策的影响72-75
  • 4.5 政府规制对航空公司收益的影响75-83
  • 4.5.1 基于对称的一般化模型的收益分析76-78
  • 4.5.2 基于两个特例的收益分析78-83
  • 4.6 灵敏度分析83-84
  • 4.7 数值分析84-87
  • 4.8 本章小结87-89
  • 第五章 基于政府规制的航空公司舱位控制和定价博弈89-107
  • 5.1 完全竞争市场的舱位控制和定价博弈模型及其纯策略纳什均衡90
  • 5.2 政府规制市场的舱位控制和定价博弈模型90-91
  • 5.3 政府规制市场的纯策略纳什均衡91-95
  • 5.4 政府规制对航空公司决策以及收益的影响95-100
  • 5.5 灵敏度分析100-102
  • 5.6 数值分析102-105
  • 5.7 本章小结105-10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07-111
  • 参考文献111-125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25-127
  • 致谢127-1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史剑新;伯川德价格博弈中的正利润均衡[J];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2 闫安;达庆利;裴凤;;多个企业同时博弈的动态古诺模型的长期产量解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3 骆品亮;殷华祥;;支付卡网络跨行交换费的利益博弈与规制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4 马士华;唐尧;关旭;;供应商库存博弈对装配系统的绩效影响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3年11期

5 李建斌;唐志鹏;许明辉;;具有斯塔克尔贝格及古诺博弈行为容量约束时优化分配机制设[J];系统管理学报;2010年04期

6 钟德强,仲伟俊;Bertrand竞争下异质产品企业委托授权与横向兼并效应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10期

7 刘军;李成金;;产量-价格策略下的双寡头动态多维博弈[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06期

8 景崇毅;孙宏;曾文水;;机票价格管制问题的博弈分析及解释[J];中国软科学;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斌;银行并购及其规制博弈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8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678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