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风险预控的铁路货物运到期限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8 15:44

  本文关键词:基于风险预控的铁路货物运到期限预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货物运到期限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平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经济节奏的加快,货物送达准时性已成为影响企业运输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由于受到运输能力和运输组织等因素的制约,铁路货物运输的准时性已逐渐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提升铁路运输管理水平的瓶颈。将风险预控思想应用到运到期限管理中,构建运到期限风险预控体系是本文提出的改进运到期限管理的一个新的思路。本文立足于铁路货运服务全过程,以铁路总公司货运营销决策项目为依托,研究了铁路运到期限风险预控的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铁路运到期限风险预控平台作为运到期限风险预控体系的技术保障手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引用风险管理、预警管理等理论介绍了风险的相关概念、理论,分析了风险识别、评估、控制防范的程序过程,同时建立了运到期限风险预控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运到风险形成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风险管理流程;(2)通过对铁路运到延迟原因的统计分析,得出造成运到延迟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流程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对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可能造成运到延迟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进一步研究了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运到延迟内部机理模型,作为后续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础环节;(3)根据识别出的运到期限风险因素,建立了基于人-机-管-环的运到期限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模型。同时研究了运到期限的风险控制对策,对铁路部门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4)研究运到期限风险预控平台总体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总体框架,系统功能结构,风险信息化流程以及数据集成方案,为实行运到期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论文最后总结了在研究铁路运到期限风险预控方法和风险预控系统平台中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结论,提出了进一步的展望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内容。
【关键词】:货物运到期限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32.3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18
  • 1.1 引言12-13
  • 1.2 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目的15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15-18
  • 1.4.1 研究思路15-16
  • 1.4.2 研究方法16-17
  • 1.4.3 论文框架17-18
  • 2 运到期限风险预控相关理论18-28
  • 2.1 风险管理理论18-24
  • 2.1.1 风险的概念18
  • 2.1.2 风险管理的含义18-20
  • 2.1.3 风险管理的过程和方法20-22
  • 2.1.4 运到期限风险管理22-24
  • 2.2 运到期限预警管理的流程24-26
  • 2.2.1 预警分析25-26
  • 2.2.2 响应机制26
  • 2.3 本章小结26-28
  • 3 运到期限风险识别与分析28-49
  • 3.1 运到期限风险因素的识别28-31
  • 3.1.1 风险识别的必要性28-29
  • 3.1.2 风险识别方法比较29-30
  • 3.1.3 运到期限风险因素识别方法30-31
  • 3.2 运到期限延误原因统计31-36
  • 3.2.1 运到延误问题的现实情况分析32-33
  • 3.2.2 运到延误问题的成因分析33-36
  • 3.3 铁路货运流程分析36-39
  • 3.3.1 发送作业36-37
  • 3.3.2 途中作业37
  • 3.3.3 到达作业37-39
  • 3.4 运到期限的影响因素39-48
  • 3.4.1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39-40
  • 3.4.2 单因素影响分析40-47
  • 3.4.3 各因素相互影响分析47-48
  • 3.5 本章小结48-49
  • 4 运到期限风险监测与评估49-69
  • 4.1 运到期限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49-54
  • 4.1.1 运到期限指标选取原则49-50
  • 4.1.2 运到期限预警指标体系设计50-52
  • 4.1.3 运到期限风险的监测预警方法研究52-54
  • 4.2 运到期限指标权重的确定54-59
  • 4.2.1 层次分析法步骤54-56
  • 4.2.2 指标权重的计算及分析56-59
  • 4.3 运到期限风险评估59-66
  • 4.3.1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59-61
  • 4.3.2 运到延误风险预警等级划分61-62
  • 4.3.3 运到期限风险评估实例62-66
  • 4.4 运到期限风险控制策略66-68
  • 4.5 本章小结68-69
  • 5 运到期限风险预警系统总体设计方案69-79
  • 5.1 信息化流程69-71
  • 5.1.1 风险闭环管控机制69-70
  • 5.1.2 风险管理业务需求70-71
  • 5.2 平台设计方案71-73
  • 5.2.1 系统总体框架71-72
  • 5.2.2 系统功能结构72-73
  • 5.3 数据集成方案73-76
  • 5.3.1 数据需求73-74
  • 5.3.2 数据集成处理74-76
  • 5.4 系统实现的功能76-78
  • 5.4.1 行车状态实时监控76-77
  • 5.4.2 运到期限风险预警77
  • 5.4.3 运到延迟应急管理77-78
  • 5.5 本章小结78-79
  • 6 结论79-81
  • 6.1 本文主要工作79-80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83
  • 附录A83-85
  • 附录B85-87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7-89
  • 学位论文数据集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闯,张晓东,刘凯;改进中国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的措施与途径[J];铁道货运;2001年05期

2 张桂华;影响货物运到期限的因素及改进方法[J];铁道运营技术;2003年03期

3 史柱文;;关于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的思考[J];铁道货运;2013年06期

4 塞夫;;铁路货物运到期限速算尺研制成功[J];哈铁科技通讯;1983年04期

5 金书君;对货物运到期限的几点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0年03期

6 张留顺;缩短货物运送时间 保证货物运到期限[J];铁道货运;2000年06期

7 赖明章;铁路货物运到期限问题的探讨[J];铁道运营技术;2002年04期

8 王贞君,孙晚华;铁路货物运到期限保障的探讨[J];物流科技;2005年01期

9 金君祥;;柳州铁路局研制成功“铁路货物运到期限计算尺”[J];铁道科技动态;1982年11期

10 ;怎样计算货物运到期限[J];铁道货运;199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乔欢;基于风险预控的铁路货物运到期限预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李玮;基于货物送达时间分布的铁路货物运到期限保障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钟文豪;基于货物运到期限的编组站配流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张肖飞;基于运到期限约束下铁路货物装运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8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748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3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