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研究
本文关键词: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航空安全 机场安检人员 生理疲劳测定 主观疲劳测定 疲劳风险指数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一轮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民航业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每年航班量的增长率将近20%。日益增长的航班量与机场安检人员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极有可能导致安检人员疲劳工作。而疲劳是安检人员工作中发生“错”“忘”“漏”的重要人为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其的疲劳状况进行测定,以制定科学措施,减少疲劳,提高航空安全水平。通过参考国内外成熟的主观疲劳量表,结合机场安检人员岗位特点,确定影响疲劳的相关因素,编制适用于机场安检人员的疲劳自评量表,主观自评疲劳状况。基于生理学原理,确定测量安检人员疲劳的七项生理指标,并制定测试方案,从客观上了解安检人员的疲劳状况。对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及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疲劳主、客观量表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最终得到疲劳自评量表和生理指标测量量表。利用最终得到的疲劳自评量表和生理指标测量量表,通过风险矩阵法对机场安检人员疲劳状况进行判定。通过查阅有关工作时长和发生工作失误之间关系的资料、机场现有的历史数据以及几位专家的意见,对安检人员持续工作时长发生疲劳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利用风险矩阵法对其作业进行疲劳风险评估,得到疲劳风险指数。最后针对某机场,结合其淡、旺季的实际情况,对其安检人员进行疲劳风险评估,并依据计算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反映机场安检人员疲劳状况。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亟需解决机场安检人员疲劳影响因素的确定、疲劳程度的测定以及疲劳工作的风险评估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
【关键词】:航空安全 机场安检人员 生理疲劳测定 主观疲劳测定 疲劳风险指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2.92;F56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4
- 1.2.1 疲劳的定义9-10
- 1.2.2 疲劳的分类10-11
- 1.2.3 疲劳评估研究现状11-13
- 1.2.4 疲劳风险研究现状13-14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14
-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14-17
- 1.4.1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14-15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5-17
- 第二章 机场安检人员主观疲劳测定17-27
- 2.1 机场安检作业岗位特点17-19
- 2.1.1 机场安检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17-19
- 2.1.2 机场安检岗位相关规章19
- 2.2 机场安检人员主观疲劳测定方案设计19-25
- 2.2.1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自评量表条目的确定19-22
- 2.2.2 调查对象22
- 2.2.3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自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22-25
- 2.3 机场安检人员主观疲劳评估标准25-27
- 第三章 机场安检人员生理疲劳测定27-34
- 3.1 机场安检人员生理疲劳测定方案设计27-32
- 3.1.1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生理指标初选27-28
- 3.1.2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生理指标的确定28-32
- 3.2 机场安检人员生理疲劳评估标准32-34
- 第四章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评估34-40
- 4.1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评估方法的确定34-36
- 4.2 疲劳可能性的确定36
- 4.3 疲劳严重性的确定36-37
- 4.4 疲劳风险指数的确定37-38
- 4.5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后果38-40
- 第五章 某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评估案例40-47
- 5.1 某机场安检人员工作现状40
- 5.2 该机场安检人员疲劳严重性测定40-43
- 5.2.1 生理疲劳测定40-43
- 5.2.2 主观疲劳测定43
- 5.2.3 该机场安检人员疲劳严重性计算43
- 5.3 该机场安检人员疲劳可能性计算43-44
- 5.4 该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指数计算44
- 5.5 建议措施44-4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47-49
- 6.1 本文主要结论47
- 6.2 研究工作展望47-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53-55
- 作者简介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绍俊;;令人后怕的“真戏假作”[J];西部财会;2003年10期
2 刘少才;;在德国出关体验安检[J];民防苑;2008年04期
3 ;用罚款提高服务水平[J];质量探索;2008年07期
4 赵兴林 ,李龙飞;浅谈97年安检规则的意义[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1998年03期
5 张兴中;;船舶安检中安检人员自身安全的防护[J];中国水运;2011年11期
6 周康生;祁明亮;高敏刚;池宏;姚杰;;差错概率最小化机场安检员在岗模式问题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0年04期
7 朱得旭;;境外机场安全检查略览[J];中国保安;2007年12期
8 李华,李金玲;把口号落到实处[J];建筑安全;1995年01期
9 富为;;从一组统计数据看民航的安检服务[J];中国民用航空;2008年05期
10 李贤华;;“9·11”后的美国机场安检[J];人民公安;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侯莎莎;残奥会安检禁止异性检查[N];北京日报;2008年
2 记者 周炜邋通讯员 孙静菲;新增无障碍服务[N];西安日报;2008年
3 徐增;好的解释也是一种尊重[N];中国民航报;2010年
4 记者 王海英;632名安检人员全力确保大会安全[N];宁夏日报;2011年
5 方向;给乘客选择权可促进机场安检服务提升[N];中国民航报;2011年
6 记者 司文;及时调配公交车下站点不断提高安检人员素质[N];西安日报;2011年
7 王秀珍;安全投入莫“差钱”[N];中国矿业报;2013年
8 顾永强;“双休日现象”不容忽视[N];中国工业报;2007年
9 龚仁;双休日何以易出安全事故[N];经理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汪俊;新国展软硬件亟待改善[N];当代汽车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晶;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4年
2 曲欣欣;机场安检人员的可靠性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3 吴绍杰;大连机场安检人员工作压力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田益凡;个体因素与危险品出现概率对X光安检绩效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8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74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