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上市航空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营改增”对上市航空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方案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随后,改革迅速推广,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此次税制改革在税种、税率方面均有较大变化,税制的变动将对试点行业的绩效产生重大影响。交通运输业作为关系民生的服务性行业,是这次税制改革的重点行业,而航空运输业是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绩效会在多方面受到此次税制改革的影响。航空运输业的主体是航空公司,其绩效对于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研究“营改增”对航空公司绩效的影响,来分析此次税制改革的效果,对于深入理解此次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对航空公司税负及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上市航空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上市航空公司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他影响上市航空公司绩效的因素。研究认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上市航空公司的整体实际税负不降反升、公司绩效有所下降。因此,本文对完善相关政策及航空公司经营策略提出建议,以期可以对发挥此次税制改革正面效应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营改增 上市航空公司 企业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62.6;F560.6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2.3 小结14-15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15-16
- 1.4 创新点16-17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17-23
- 2.1 营业税相关理论17
- 2.1.1 营业税的概念17
- 2.1.2 营业税的税率及计税方法17
- 2.2 增值税相关理论17-20
- 2.2.1 增值税的概念17-18
- 2.2.2 增值税的类型18
- 2.2.3 增值税的税率及计税方法18-19
- 2.2.4 我国增值税的发展历程19-20
- 2.3 企业绩效评价相关理论20-23
- 2.3.1 企业绩效评价的界定20
- 2.3.2 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20-23
- 第三章“营改增”实施情况概述23-28
- 3.1“营改增”政策背景及政策简介23-27
- 3.1.1“营改增”政策背景23
- 3.1.2“营改增”政策简介23-27
- 3.2“营改增”实施情况27-28
- 第四章“营改增”对航空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28-38
- 4.1 对税负的影响28-33
- 4.1.1 我国航空公司税制基本情况28-30
- 4.1.2“营改增”对航空公司税负的影响30-33
- 4.2 对绩效的影响33-38
- 4.2.1 对盈利能力的影响33-35
- 4.2.2 对营运能力的影响35-36
- 4.2.3 对偿债能力的影响36-37
- 4.2.4 对发展能力的影响37-38
- 第五章“营改增”对航空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38-50
- 5.1 研究样本设计38-39
- 5.1.1 研究假设38
- 5.1.2 样本选取38-39
- 5.1.3 数据来源39
- 5.2 对税负影响的实证研究39-41
- 5.2.1 变量设计39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39-40
- 5.2.3 配对T检验40-41
- 5.2.4 实证结果分析41
- 5.3 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41-50
- 5.3.1 变量设计41-43
- 5.3.2 模型构建43-44
-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44-45
- 5.3.4 相关性检验45-46
- 5.3.5 多元回归分析46-50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50-55
- 6.1 研究结论50
- 6.2 政策完善建议与航空公司经营建议50-55
- 6.2.1 完善“营改增”政策建议50-52
- 6.2.2 航空公司经营建议52-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作者简介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优化公司资产 改进工厂绩效——21世纪的强大技术[J];中国仪器仪表;2005年09期
2 李仁国,储桂平,缪华昌;应当重视产权改制后的企业机制创新[J];建筑;2001年05期
3 王秋燕,郭淑燕,薛立国;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1年02期
4 王生炎;企业改制后对产权关系问题的思考[J];引进与咨询;2004年11期
5 王曙光;公司管治在香港的现状和发展[J];水运管理;2002年05期
6 傅蕴英,陈子奇;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动因及绩效[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期
7 张彩娟;对规范公司出资行为的思考[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8 胡海青,张道宏;西安上市公司绩差“壳”资源素质分析及利用[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汪名友;;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市场化[J];中国建材;2007年08期
10 胡金;席尚宾;卢定军;;从革新到创新——国投甘肃小三峡发电公司的管理跨越之路[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长江;赵宇恒;;ST公司生命轨迹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2 郑敏;;地勘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探讨[A];全国地勘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交流文集[C];2004年
3 姚禄仕;李胜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蔡红艳;韩立岩;;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行业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3期(总第7期)[C];2003年
5 王福胜;孙逊;杜晓丽;;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曹文;;上市公司重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王卓;;加速上市公司重组是东北当务之急[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高雷;何少华;黄志忠;;公司治理与掏空[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总第22期)[C];2006年
9 项先权;;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中国公司如何在境外上市[A];陕西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澄清媒体报道[N];中国证券报;2002年
2 记者 胡作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 浙江出台监管新规[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ST国嘉出售三公司资产[N];证券日报;2003年
4 小川;创兴科技股东大会因故取消[N];证券日报;2004年
5 潘青山;监管机制将加严上市公司更改募集资金投向难了[N];中国汽车报;2005年
6 记者 蔡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多“短视”[N];国际金融报;2004年
7 记者 杜海涛;长城公司资产处置取得进展[N];人民日报;2001年
8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王国刚;规范法人权益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N];上海证券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耿飞;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年底加速[N];证券时报;2005年
10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N];中国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桩;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方红;我国上市公司控股权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郑杲娉;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兼任高管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分析[D];清华大学;2012年
4 马军生;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和市场价值[D];复旦大学;2007年
5 卢海;我国上市公司资产整体置换会计与监管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梁松;基于公司控制能力的公司绩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袁继国;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祝玉斌;中国综合类证券公司业务结构动态形成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洪卫青;基于终极控制人特征的中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赵迎琳;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到市场均衡的制度变迁[D];西北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丹纯;国有股权比重对公司绩效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杜聪;上市住宅类房地产公司ROE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郭燕青;基于财务视角的ST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4 王娟;郑州延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治理模式案例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董晓瑜;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沈佳祺;中国可转债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赵艳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外部监督机制探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8 陈柏春;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9 陈焕奕;广业公司上市关键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侯玉娇;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63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76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