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 沿海区域经济发展 系统动力学模型 互动发展
【摘要】: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不仅已经成为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欠发达地区完成跨域式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模式。无论是从国际上还是从国内来看,各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关联性,产业集群对于整合区域资源、合理化产业布局、吸纳就业、建立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区域经济也能够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海陆统筹的大背景下,,沿海港口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港口是水陆运输的交汇点,是货物的集散地,是物流活动的重要平台,其以独特的禀赋特征促进相关物流企业及其它机构聚集在港口附近,并逐步发展形成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和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因,指出沿海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决定着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进程,具体可以分为产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四个阶段,同时,作为沿海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对于提高企业效率、整合区域资源、提高创新速度、建立区域品牌、促进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本文引入了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构建沿海区域经济增长子系统、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子系统、临港产业子系统,从定性的角度系统、进一步分析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再次,以山东、浙江、广东三省为例对上述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检验。港口物流产业集群选取区位商这一指标,而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则以人均GDP来衡量,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二者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的结论,并通过预测方差分解来对影响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总体来说,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对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要更大一些。因此,就今后的发展而言,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对沿海区域经济更强的带动作用。最后,本文就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研究结果,提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实现互动发展的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与深化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理论,也为如何在海陆统筹的背景下发挥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港口物流产业集群 沿海区域经济发展 系统动力学模型 互动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59.27;F552.7;F12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0 引言12-20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4
- 0.1.1 研究背景12-13
- 0.1.2 研究意义13-14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8
- 0.3.1 研究内容17-18
- 0.3.2 研究方法18
- 0.4 研究的主要创新18-20
- 1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相关界定及形成20-27
- 1.1 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20
- 1.2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征20-22
- 1.2.1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20-21
- 1.2.3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21-22
- 1.3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22-25
- 1.4 本章小结25-27
- 2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因27-35
- 2.1 基于沿海区域经济的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过程27-30
- 2.1.1 产生阶段27-28
- 2.1.2 成长阶段28-29
- 2.1.3 成熟阶段29-30
- 2.1.4 衰退阶段30
- 2.2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对沿海区域经济的作用30-34
- 2.2.1 沿海区域的增长极30-31
- 2.2.2 提高企业效率31-32
- 2.2.3 整合区域资源32
- 2.2.4 提高创新速度32-33
- 2.2.5 建立区域品牌33
- 2.2.6 促进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33-34
- 2.3 本章小结34-35
- 3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机理35-40
- 3.1 系统动力学模型介绍35
- 3.2 互动发展因果关系图35-37
- 3.3 系统动力学模型下相关子系统描述37-39
- 3.3.1 沿海区域经济增长子系统37-38
- 3.3.2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子系统38
- 3.3.3 临港产业子系统38-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4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测度40-50
- 4.1 研究对象的选取40-42
- 4.2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及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测度42-43
- 4.2.1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指标选取42-43
- 4.2.2 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构建43
- 4.3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检验43-48
- 4.3.1 数据处理43-45
- 4.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45-46
- 4.3.3 预测方差分解46-48
- 4.4 本章小结48-50
- 5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实现互动发展的建议50-55
- 5.1 以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升级带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50-52
- 5.1.1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升级内涵50
- 5.1.2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升级途径50-52
- 5.2 优化沿海区域经济环境带动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升级52-54
- 5.2.1 发挥政府职能52-53
- 5.2.2 发挥中介服务的作用53-54
- 5.3 本章小结54-55
- 6 结论与展望55-57
- 6.1 研究结论55-56
- 6.2 研究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1
- 个人简历61-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2-63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洁;;城乡统筹与区域间经济协调的网络机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小建;覃成林;乔家君;葛震远;樊新生;许家伟;苏朝阳;王发曾;吕金嵘;赵俊远;夏为丽;;第九章 中原城市群经济布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3 肖雁飞;;创意产业区系统演进创新特征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唐晓华;王丹;;集群企业合作隐性契约的博弈分析[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戴季宁;陈海波;;关于安徽省信贷集中度的调研报告[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王琪;丛冬雨;;我国海洋环境区域管理的政府横向协调机制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廖迎;阮陆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狄乾斌;韩增林;;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姜晔;吴殿廷;宋涛;杜亚敏;;经济地理学的前景与方向——从克鲁格曼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说起[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赵向飞;董雪静;王曦;;行业协会在高新区产业集群化中的作用[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萌;关系型契约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彭志群;基于杨格定理的产业集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占贞;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蔡玮;工业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董伟;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敏;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阮光珍;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巢旭;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邓娜娜;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郝海燕;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裴丽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徐丹;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区域专业化水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维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进的动力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马立恒;区域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与政府人才政策[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志良;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71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77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