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关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23:25
本文关键词: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关联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海运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 差异性 互补性 协调发展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海洋运输为依托的我国货物贸易蓬勃发展。仅仅几十年,我国货物贸易凭借比较成本优势,在总量上居于世界前列且顺差不断扩大。但是,作为实现货物空间转移的海运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货物贸易大相径庭。与货物贸易相比,海运服务贸易由于起步晚、发展慢、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海运企业数量虽多但质量差、运力过剩、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能力低等诸多问题。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运服务贸易在技术、服务、法律等方面相对落后,国际竞争力差,最终导致我国海运服务贸易长期逆差状态。因此,本文立足于当前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现状,在综述学者对相关研究的前提下,以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Deardorff模型、引致需求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科学理论依据,在对世界以及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协调发展提出可参考性建议。 首先,不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海运服务贸易,世界整体贸易发展趋势呈现一致性特征,同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不同发展程度经济体之间贸易发展存在差异性,表现在发达国家在海运服务贸易方面具有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在货物贸易方面发展较快;此外,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对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度较高,受发达国家贸易形势影响较大。而我国货物贸易总量保持高速增长,形成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要贸易对象的贸易进出口格局;海运服务贸易呈现总额保持增长与逆差拉大并存、船舶规模居世界前列与经济形势疲软状况下运力过剩并存、规模以上港口吞吐量不断增加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并存的发展特征。 其次,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差异性特征体现在,服务贸易的无形性和货物贸易的有型性特征使得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不同;海运服务贸易处于第三产业,货物贸易处于第二产业,二者投入产出形式、附加价值等均有差异;与货物贸易相比,我国海运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且对外开放程度不同;此外,国家大力发展货物贸易,对海运服务贸易相关的政策支持较货物贸易少,国家政策向货物贸易倾斜。以上因素均导致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性。而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互补性,如海运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派生性和辅助性需求和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与全球贸易发展共进退等。实证分析则得出:从贸易总量上看,长期内我国货物贸易对海运服务贸易的弹性系数为1.222,表明货物贸易增长对海运服务贸易产生正效应,短期内弹性系数为1.023且货物贸易对海运服务贸易的误差修正力度为0.8370;从进出口分量上看,货物贸易出口对海运服务贸易出口的拉动效应为2.684,对海运服务贸易进口的抑制效应为1.342,货物贸易进口对海运服务贸易进口的拉动效应为1.137。此外,不同经济体贸易相关系数进行测算结果也表明,虽然不同经济体发展程度不同,但大部分国家的贸易发展相关度较高,论证了二者之间的互补性。 最后,基于以上研究,从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和行业协会层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企业层面,航运服务企业通过提高海运服务中的科技水平、调整船舶规模和船队结构以及提高港口的专业化建设等途径提高海运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货物进出口企业则以提高货物质量和平衡进出口为宗旨,实现以货物贸易带动海运服务贸易发展;政府层面,主要建立两个支撑-海运服务政策支撑和贸易支持体系支撑;行业协会层面则主要发挥专业优势,建立信息服务和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行业动态。
【关键词】:海运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 差异性 互补性 协调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52.68;F55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0 导论11-21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0.1.1 研究背景11
- 0.1.2 研究意义11-12
- 0.2 相关研究综述12-17
- 0.2.1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0.2.2 国内研究综述13-16
- 0.2.3 研究评述16-17
- 0.3 研究内容及思路17-18
- 0.4 主要研究方法18
- 0.5 研究创新点18-19
- 0.6 概念界定19-21
- 1 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关联性研究的理论基础21-27
- 1.1 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21-23
- 1.2 Deardorff 模型23-24
- 1.3 引致需求理论24-25
- 1.4 比较优势理论25-26
- 1.5 本章小结26-27
- 2 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状况分析27-43
- 2.1 世界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状况分析27-34
- 2.1.1 世界货物贸易发展状况分析27-29
- 2.1.2 世界海运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析29-34
- 2.2 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状况分析34-42
- 2.2.1 我国货物贸易发展状况分析34-37
- 2.2.2 我国海运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析37-42
- 2.3 本章小结42-43
- 3 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差异性与互补性分析43-50
- 3.1 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差异性分析43-47
- 3.1.1 贸易方式与影响因素不同43-44
- 3.1.2 所处产业发展阶段不同44
- 3.1.3 国际竞争力不同44-46
- 3.1.4 对外开放度不同46-47
- 3.1.5 国家政策导向不同47
- 3.2 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互补性分析47-49
- 3.2.1 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需求47-48
- 3.2.2 海运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起辅助性作用48
- 3.2.3 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同受国际环境影响48-49
- 3.3 本章小结49-50
- 4 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关联性实证分析50-60
- 4.1 基于我国总贸易量角度分析50-54
- 4.1.1 平稳性检验50-51
- 4.1.2 协整分析51-52
- 4.1.3 误差修正模型52-53
- 4.1.4 实证结果分析53-54
- 4.2 基于我国进出口分量角度分析54-56
- 4.2.1 平稳性检验54
- 4.2.2 协整分析54-56
- 4.2.3 实证结果分析56
- 4.3 基于国别角度分析56-59
- 4.3.1 发达国家相关系数分析57-58
- 4.3.2 发展中国家相关系数分析58-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5 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60-65
- 5.1 以海运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60-62
- 5.1.1 提高我国海运服务中的科技水平60
- 5.1.2 调整我国船舶规模和船队结构60-61
- 5.1.3 提高港口专业化建设61-62
- 5.1.4 完善海运服务政策支撑62
- 5.2 以货物贸易促进海运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62-65
- 5.2.1 提高出口货物质量62-63
- 5.2.2 建立进出口调控机制63
- 5.2.3 贸易支持体系支撑63
- 5.2.4 发挥行业协会优势63-65
- 6 结论65-66
- 参考文献66-68
- 附录68-71
- 致谢71-72
- 个人简历72
- 发表的学术论文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2 陈曦;;我国海运开放程度比较分析[J];研究生法学;2006年04期
3 陈兆军;;对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互补性问题的再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万红先;戴翔;;我国海运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胡景岩;;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相关性曲线[J];国际贸易;2008年06期
6 杨杰;宋马林;;生产性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竞争力动态相关性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的对比[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于立新;周伶;;现阶段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促进发展研究[J];国际贸易;2012年03期
8 项义军;周宜昕;;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关系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10期
9 包艳;;中日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卢仁祥;强永昌;;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互动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内在机制[J];兰州学刊;2011年11期
本文编号:787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78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