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成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6:49
本文关键词:张家港市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成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自行车项目 实施成效 公共设施 张家港市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扩大、郊区建设及大型居住区建设等,居民出行距离变长,对出行交通有了更高要求。同时,私家车的越来越普及,城市交通变得越来越拥堵,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作为一种兼具经济作用和低碳作用的辅助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项目在我国一些城市开始推行起来,张家港市在2010年开始运行。本文主要以张家港市公共自行车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项目推行后的成效。首先通过对张家港市的运转报告进行研究,分析推行后的运营推行效果和使用情况,总结运营管理现状。然后,在城市五个主要区域分别选取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样本分析、出行目的分析、出行时间段和出行时间分析、出行频率分析等,总结出张家港市市民选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行为特征。分析发现,张家港市在城区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后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积极参与,热情较高,有一定参与度,办卡人数多年来逐步上升,借车总次数、使用频次等也都呈稳步上升,持续有市民参与到其中。但是在经过几年发展后,使用率呈现下降趋势,参与的市民与次数都在下滑。使用市民行为呈现一定特征,主要使用人群是中青年和55-65岁的退休人员,休闲锻炼和通勤办事为主要使用目的,骑行时间一般都在40分钟以内。发现了张家港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运营和管理的问题及原因,站点设置不合理、站点车位数不均、后台运营管理和调度能力低、后台维护能力不及时是现阶段的存在问题,规划设计考虑不全面、运营管理经验不足、人员力量不强和使用者素质层次不齐是原因。从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中个人拥有私家车的比例不高,以及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人数又在逐渐减少来看,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推行对拥有私家小汽车的市民改变出行选择的效果不明显。而随着公共自行车在运营维护中存在的破损率高、维修率低、安全性下降等问题,原本使用的市民就在减少使用,从私家车转换来的市民更加少了,即推行目的之一的减少私家车出行的效果不理想。
【关键词】:公共自行车项目 实施成效 公共设施 张家港市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7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导论11-22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7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12-15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15-16
- 1.3.3 简单述评16-17
- 1.4 相关理论依据17-19
- 1.4.1 公共物品理论17
- 1.4.2 价值理论17-18
- 1.4.3 制度理论18
- 1.4.4 供求定理18
- 1.4.5 计划行为理论18-19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19-21
- 1.5.1 研究思路19
- 1.5.2 研究方法19-21
- 1.6 创新之处21-22
- 第二章 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及基本成效22-28
- 2.1 张家港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情况及模式22-23
- 2.1.1 项目及项目建设情况22
- 2.1.2 运作及租赁模式22-23
- 2.2 张家港市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使用现状23-26
- 2.2.1 办卡情况23
- 2.2.2 使用情况23-24
- 2.2.3 调度维修情况24-25
- 2.2.4 运营维护情况25
- 2.2.5 运营使用现状总结25-26
- 2.3 张家港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推行作用分析26-28
- 2.3.1 公共自行车项目具有节约能源资源的作用26
- 2.3.2 公共自行车项目具有保护环境的作用26-27
- 2.3.3 公共自行车项目是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的有效途径27-28
- 第三章 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的行为特征28-32
- 3.1 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28
- 3.1.1 调查设计28
- 3.1.2 问卷调查过程28
- 3.2 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8-31
- 3.2.1 样本分布28-29
- 3.2.2 出行目的分析29-30
- 3.2.3 出行时间段和骑行时间的分析30-31
- 3.2.4 使用模式分析31
- 3.2.5 出行频率分析31
- 3.3 张家港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的行为情况总结31-32
- 第四章 公共自行车项目存在问题和原因32-36
- 4.1 存在问题32-35
- 4.1.1 站点设置分布不均32
- 4.1.2 站点车位数设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32-33
- 4.1.3 后台运营管理和调度能力不足33
- 4.1.4 运营维护不及时不到位33-35
- 4.2 原因分析35-36
- 4.2.1 规划设计不够合理35
- 4.2.2 运营管理经验不足35
- 4.2.3 后期维护人员配备不足35
- 4.2.4 少数使用者公共物品保护意识不强35-36
- 第五章 国内外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推行过程和设计36-40
- 5.1 历史发展情况36
- 5.1.1 发展概况介绍36
- 5.1.2 公共自行车项目出现的历史过程36
- 5.2 国外公共自行车项目情况36-37
- 5.2.1 丹麦公共自行车项目36-37
- 5.2.2 法国公共自行车项目37
- 5.2.3 荷兰公共自行车项目37
- 5.3 国内城市的发展过程37-38
- 5.3.1 北京公共自行车项目37
- 5.3.2 上海公共自行车项目37-38
- 5.3.3 杭州公共自行车项目38
- 5.4 公共自行车项目的运作模式和规划设计38-40
- 5.4.1 运营管理模式38-39
- 5.4.2 规模设计39
- 5.4.3 布局规划39-40
- 第六章 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完善发展建议40-42
- 6.1 完善配套设施40
- 6.1.1 进一步完善服务站点40
- 6.1.2 提高公共自行车配套设施建设40
- 6.2 加强后台运营管理能力40
- 6.2.1 提高后台运营调度能力40
- 6.2.2 提高后期维护能力40
- 6.3 提高影响力40-41
- 6.3.1 提高社会认同度40-41
- 6.3.2 提高公众的素质41
- 6.4 完善政策制度41-42
- 6.4.1 辅助税收政策41
- 6.4.2 土地政策41
- 6.4.3 辅助奖励政策41-42
- 结论与展望42-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46-48
- 致谢48-49
- 作者简介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昱;刘学敏;张红;;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困境与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6期
2 陈凯;李华晶;郭芬;;消费者绿色出行的心理因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6期
3 戴星翼;;论雾霾治理与发展转型[J];探索与争鸣;2013年12期
4 黄体允;张莹莹;陆法阳;;低碳经济下引导居民低碳出行的策略探讨[J];价值工程;2013年33期
5 丁川;王耀武;林姚宇;;公交都市战略与TOD模式关系探析——基于低碳出行的视角[J];城市规划;2013年11期
6 吴宝泰;蒋丽芹;;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公众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19期
7 何素艳;张和平;石岩;;刍议公共自行车对城市居民健康的有限影响[J];体育与科学;2013年04期
8 王炜;魏薇;;中外公共自行车系统经营模式比较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国际城市规划;2013年03期
9 张陶新;;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研究[J];技术经济;2013年03期
10 朱玮;庞宇琦;王德;;自行车出行行为和决策研究进展[J];国际城市规划;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峗;城市公共自行车选择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54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854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