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承包商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建筑承包商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良好前景。而“十二五”规划的大力实施和十八大“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也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不断积聚,信用环境不断恶化。建筑市场的竞争加剧导致建设单位的“失信”行为不断产生,建筑承包商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且难以解决,成为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其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问题势必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最终不仅限制行业发展,还将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建设。为寻找解决建筑承包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问题的途径,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在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和分析基础之上,探讨我国建筑承包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出符合建筑企业特点的解决之道。首先,对我国当前建筑承包商呈现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信用风险集聚效应明显,风险的不断恶化限制了企业的未来发展,并严重影响到建筑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其次,在对信用风险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导致建筑承包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并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风险发生的经济学原因。再次,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基于信用风险理论,提出构建建筑承包商的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包括事前的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事中的应收账款动态管理和追收机制、事后的债权保障机制和信用风险配套机制。最后,基于供应链理论,建议建筑承包商运用应收账款融资,以规避和转移信用风险,并对应收账款融资的运作机理和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建筑承包商的应用提供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06.7;F426.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连法;顾昌全;;基于DANP-FVIKOR方法的绿色建筑承包商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年18期
2 ;新闻[J];建筑机械;2009年20期
3 任志恒;陈德义;;建筑承包商挂靠合法化问题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9期
4 彭艳;;建筑承包商风险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邹心勇;李忠富;王利;;中国大型建筑承包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迁:1996~2005年实证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08年04期
6 赵雅文;美国施工总承包协会简介[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邵杨;唐国跃;;中外建筑承包商国际市场比较研究[J];安徽建筑;2012年03期
8 曹丹阳;卢毅;;建筑承包商对业主的信用评价[J];求索;2007年03期
9 张琰;;《建筑承包商实用会计和成本核算》评介[J];建筑经济;1987年06期
10 门立学;;浅析建筑承包商的风险[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仁堂;;饰演魏宝财的一点体会[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牌建筑承包商地产市场“演练”忙[N];建筑时报;2006年
2 ;江苏一建跻身“中国建筑承包商60强”第16强[N];新华日报;2008年
3 埃商;埃及水泥价格暴跌[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4 袁飞;宏观调控连锁反应中国建筑承包商目光向外[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李瞧;正信光伏获英400兆瓦电站合作协议[N];中国工业报;2014年
6 记者 周效政;印度严查豆腐渣工程[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西安苏展建筑设备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荣根;谢荣根: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N];中国建材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钟园 王伟民;中国企业淘金中东地产[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9 记者 李芳芳;中国建筑承包商和工程设计企业主力阵容大检阅[N];建筑时报;2007年
10 记者 曹莉;欢迎中国企业参与巴西工程建设[N];中国建设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莉;建筑承包商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黄勇;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建筑承包商国际化升级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3 陈砚祥;建筑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张燕;我国建筑承包商国际核心竞争力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朱丽娟;我国建筑承包商在BOQs计价模式改革中的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杨宾;建筑承包商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基础工作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肖磊;建筑承包商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价[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78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kuaiji/117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