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程序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TZ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程序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不断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使得企业应收账款所占营业额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有效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程序,需要对应收账款信用政策进行管理,达到企业经营收益和资金流动之间的平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可以建立一套相互牵制、共同监督、相互检验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运用在应收账款各个管理环节中,其根本目的在于确保企业应收账款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促使企业平稳健康的运转。TZ公司作为建筑工业企业,由于市场环境和行业自身的特性,在项目开工初期和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应收账款,从而使得本企业现金持有量少,而需要量又极大,加之拖欠工程款这一现象在建筑行业类是比较普遍的,因而更加不能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有利于识别和衡量企业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风险,提高企业的面临风险的应对能力和行业内的竞争能力,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展开正确的控制活动,可以减少或消除企业风险带来的损失。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包括论文写作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应收账款管理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框架,以及创新和特色。第二章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有内部控制和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内容,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要素分析,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第三章TZ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对TZ企业的背景及概况作介绍,并对企业管理应收账款现状展开分析,重点发现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TZ企业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程序设计,基于TZ企业行业特性,结合内控五要素,明确设计目标和原则,对企业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管理提出程序设计,贯穿于整个业务过程中,并做出评估分析。第五章结论与展望,对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的创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有诸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加以借鉴部分先进的管理经验,主要从内控五要素和TZ企业行业特性出发,通过对TZ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的系统化研究,设计出适合企业的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程序。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程序,希望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同时对其他类似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应收账款 内部控制制度 程序 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06.7;F426.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0-13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3-15
- 四、研究创新和特色15-17
- 第二章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17-24
- 一、内部控制概述17-19
- 二、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内容19-22
- 三、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22-24
- 第三章 TZ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24-30
- 一、TZ企业简介24
- 二、TZ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现状24-27
- 三、TZ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27-30
- 第四章 TZ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程序设计30-48
- 一、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目标30
- 二、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原则30-31
- 三、TZ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程序设计31-46
- 四、TZ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程序实施应注意的问题46-4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8-50
- 一、研究结论48
- 二、不足与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萍;论企业内部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01期
2 阎义方;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力度[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02期
3 王金山;入世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07期
4 郭晓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11期
5 陈峰;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福建建筑;2005年Z1期
6 倪自杰;浅析企业内部控制[J];航天工业管理;2005年08期
7 陶英倩;做好三个结合,强化企业内部控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年02期
8 袁江云;试论传统文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干扰[J];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08期
9 赵中秋;;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5期
10 Studie;浅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石桥;徐国强;;论融入管理体系中的内部控制设计[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延军;;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宇立;王浩;;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三十年[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海林;;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能力评价的研究设想[A];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路瑶;曹迎春;;浅析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A];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波;;内部控制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协调[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兰琼;潘琰;;内部控制赖以生存的土壤——对内部控制理论基础的探讨[A];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孝林;赵小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源头在古代[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有红;;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和互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10 王莹瑞;朱卫东;;从内部控制角度看企业信息化[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现代内部控制丛书[N];中国财经报;2003年
2 陶功浩;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N];证券日报;2004年
3 刘燕 李宗芳;试论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N];财会信报;2005年
4 张锦秀;多角度关注内部控制[N];财会信报;2005年
5 王先杰;内部控制的核心——内部会计控制[N];财会信报;2005年
6 王宏;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N];财会信报;2005年
7 朱凤杰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用[N];中国企业报;2002年
8 赵继文 张 蕾;靠内部控制制度堵住黑洞[N];中国企业报;2002年
9 徐卫华;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N];中国企业报;2003年
10 封宇平;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刻不容缓[N];中国石化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敏;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吴益兵;内部控制鉴证:动机、价值相关性与内控效率[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宏;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钟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5 张安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宋京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周继军;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者代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旺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车桂娟;基于政府审计视角的政府内部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赵建凤;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夏;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杨湘青;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任秋芳;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彭君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谭国屏;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主体定位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6 雍凤山;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季秋红;论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法规体系的完善[D];山东大学;2008年
8 夏友福;遏制医药商业贿赂的内部控制措施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赵玲;内部控制架构及要素重要性: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10 吴岚;会计信息及时性与内部控制成效关系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TZ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程序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kuaiji/283839.html